摄影/陈幼子

当公共汽车停在周晓村门口时,我和一群美术考生下了车,他们一边笑着一边说话,背上还挂着画板和颜料。作为一名“游客”,我不仅听说过周晓有“南隆”和“岭南水乡”的地位,还听说过一点周晓“艺术村”的特色。

果然,这个建于元末明初的古村落,已经不像原来的老样子了——青石板铺成的古街两旁,老房子都被拆了,到处都在盖新房;到处都可以看到清晰的旅游标志,到处都是艺术木门、铁索和房屋。

古老的祠堂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留在这里。低廉的房租和安静的环境让他们爱上了这个文艺上有点大大咧咧精神的古村落。

我和几个广美毕业的朋友在瀛洲码头出租屋前聊天、烧烤、听黑胶唱片、看夕阳、闻花香,突然觉得,容颜被岁月改变的周晓,看起来很亲切——这群热爱生活的年轻艺术家,给古村落带来了新的生命。

金小洲村

周晓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端,南临珠江南水道,与番禺隔江相望,东临排坊河,与广州岛、仑头相对,西北与土化村相连。

周晓是几千年珠江冲积而成的,面积6013.8亩,境内河流长达10公里。村民以世世代代种植水果为生,果树成片。颍州生态园及附近的果林总面积约2万亩,被誉为广州的“南肺”。

周晓开村600多年,建于元末明初。数百年来,简氏族人居住在周晓村。现在,零星姓氏如李、林、霍、陈、甘、黄、董等。,曾经是大简家庭的长工,在土改期间因为征地而落户。

周晓村一直出产黄皮、杨桃、荔枝和龙眼等水果。旧社会,村民们把村里生产的水果用水划到广州市,然后从西递码头运回市里收集的肥料中,用来滋养果树。周晓人也定期清除河道淤积,疏通水道。一方面,他们用淤泥来培育和保护“水果基地”。

除了水果业,周晓人的其他生意主要是捕鱼和刺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了周晓的生态。时至今日,该村仍是河流与建筑纵横交错,青砖绿影穿插其中,保持了珠江口与岭南水乡最完整的沙洲地形。

▲周晓水乡风光。

▲周晓人民大会堂。

▲周晓村的孩子。

20世纪90年代,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重视此地,倡导建立周晓艺术村。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各类艺术家落户周晓村,使周晓村成为广州重要的艺术创作地标。

周晓村也成为广州市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欣赏广州最后的小桥流水。

邓英古码头

码头坐落在西江上,西江在古代被称为邓英。“瀛洲”是周晓的另一个别称,相传是汉末时为表彰周晓赢得龙舟比赛而给的。邓英码头有青石银行和马山长街。几棵古老的榕树缠绕在一起,树叶遮住了天空。

码头上的门楼建于民国时期,这是当今最流行的风格,然后与新世纪的统一标准——五角星、新交公社和周晓大队相匹配。

▲2015年10月24日,古码头旁,一名身着古装的女子正在拍艺术照。

▲2016年3月5日,年轻人在河边健身。

▲2015年10月24日,儿童在古码头附近的夕阳下垂钓。

▲新交公社牌楼附近,石多店的老奶奶听不懂普通话,对着客人羞涩地笑了笑。

▲2016年3月5日,夜幕下的新交公社周晓大队牌楼。

两座宫殿和两座寺庙

穿过门楼,你来到铺着三排石头的邓英街。村里人都说,周晓迷宫的奥秘就在于这条马史街,只要沿着三排石头铺成的街道走,就不会在羁押中迷路,村里的寺庙祠堂就是根据这三排石头街道修建的。果然,经过三皇庙、简佛寺、天后宫、玉虚宫四座寺庙,只需几十米。

▲天后宫献给护海女神,天后娘。村民结婚,都去天后宫烧香祈祷。

▲偶像放在街角。

天后宫是旧时代周晓的标志性建筑。进村的邓英街分为两部分,北面是拱北街,东面是东道街。

建始祠堂

沿着东道街往南一直到尽头,河道加宽了不少,清澈的河水如镜。一棵古老的榕树立在池塘边。周晓有许多榕树,但这棵是最古老的。

▲简氏宗祠旁的大榕树。

简氏宗祠,又名“嘉高堂”,建于清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进三路九十九门。

▲简氏宗祠正门。

▲嘉高堂。

周晓也是一个历经沧桑逐渐崛起的古村落。祖先据说是常年生活在水上的彝族。主要姓氏为邱、黄、梁、饶、林、钟。

明朝时,周晓人邀请新教简东园在村里建立图书馆,对村里的孩子进行教育和培训。明朝成化年间,建东元的侄孙简溪也来此任教定居。简·西溪有很多孩子,逐渐成为周晓的一个贵族家庭。

现在周晓有6000多名居民,其中95%都姓简。

简氏宗祠、西溪简氏宗祠、牟南简氏宗祠、穗桥简氏宗祠、单莺简氏宗祠等20余处古代宗祠,或废弃,空置放、库存或出租,但只有西溪氏宗祠仍为后人所享用。重要的日子里,全民总会聚在一起为祖先祈福,感恩。

▲在简氏宗祠,周晓曲艺社老人正在唱大戏,一个吃着糖葫芦的小孩好奇地四处张望。

▲村民在简氏宗祠下棋。

▲在简氏宗祠下棋的孩子。

▲简氏宗祠,游客精疲力尽的嘉高堂。

牡蛎壳屋

牡蛎壳是岭南地区最丰富的资源。周晓的古代祖先使用当地材料用这些坚硬的牡蛎壳建造房屋。这座牡蛎壳小屋的墙壁厚达60厘米。冬暖夏凉,不漏雨,不怕虫,极强。非常适合岭南湿热的气候。

▲据说周晓过去有100多座蚝壳屋,最早的老房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蚝壳屋都拆了,只剩下最后四个。位于西苑三巷9号的蚝壳屋是村里现存最完整的一座。

艺术村

90年代初,为了改善创作环境,以关山月先生为首的艺术家最终选择了周晓村,这里既有古村落,又有一万亩果林和小桥。最初,、梁世雄、、、刘淑敏、徐、等十多位艺术家在此居住,形成了一个艺术家村。从此,周晓村和“艺术村”几乎画上了等号。古村落社区被发现后,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聚集在这里。

▲随着毗邻的大学城于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以高考培训为主的工作室进驻,正式构建周晓艺术形式新格局。

从2006年到2007年,几乎每年都有近万名艺术候选人进驻周晓村。虽然只呆了半年就换了另一批,但这样的“艺考奖金”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近10亿元。

▲2005年后,周晓村容纳了数百名热爱艺术的年轻人,每年前来住宿的100名“艺术家”人数将增加100至200人。而各种艺术空的房间、咖啡馆、电影主题书店、露天实验剧场等多元化的艺术场所也开始出现。

柯,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在附近居住多年。他告诉边肖,广美油画系和雕塑系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毕业生,其中约有35人会选择搬到周晓村开工作室。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俱乐部浮动。

“这里房租不高,能看到珠江小支流的涨跌。我特别喜欢远离市区的这种安静氛围。”2012年毕业于雕塑系的陈,在村瀛洲古码头附近租了一栋滨江别墅。他说,选择留在周晓村的主要原因是喜欢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

▲蔡文租的工作室位于河边,环境优美。

“美院毕业后坚持艺术创作的学生大多在周晓村,而且因为靠近大学城,美院的很多老师也驻扎在周晓村,聚集了中青年和退休的艺术创作者。传播中有一种艺术创作的氛围。”蔡文提到,周晓有万亩果园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环境幽静,适合思考和创作。

蔡文自己也不确定他会在周晓呆多久,这里更像是一个创意基地。由于艺术行业的需要,围绕它发展了各种加工厂,材料和生产都很方便。他参加的艺术展览和交流大多在外面,所以周晓应该是他创作的一个支点。

▲天气好的时候,蔡文和他的朋友经常在出租屋旁边的露台上烧烤聚会。

欧阳家兴住在蔡文楼上,也是广美的毕业生。2014年水彩专业毕业后,与另外两个朋友合作在周晓村创业,专注于高端皮具手工制作。

▲欧阳家兴在工作室手工缝制皮包。

嘉兴告诉边肖,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工作室都搬到了新造,周晓的艺术候选人数量减少了,人流也减少了。艺店周一到周五没有收入,经营困难,现在连出租屋都租不到。

“因为出租屋的建设,这两年很多工作室都选择搬走了,感觉周晓村整个艺术氛围下降了不少。”虽然房租便宜,但嘉兴还是承认对周晓村的现状有些失望。

▲邓海,《北回归线》导演、画家、主唱,现任周晓村海斯寺新“大师”。在老祠堂里,染着金发戴着墨镜的邓海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吐出烟圈,画面仿佛穿越而过。

“渤海公祠有很多书,安静、凉爽,适合思考和绘画。”邓海前几天刚去周晓“扎营”,海斯公案是他开展“邓海工作室百年计划”的落脚点。

如此大的“蛋糕”促使周晓的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拆除旧的,建造新的,以最大化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租金的价值。

▲拆旧建新的不在少数。

但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几乎是“杀鸡取卵”的事情。在村民拆迁建大房的同时,很多工作室不堪环境公害,纷纷撤离。据统计,去年几乎有一半的艺术考生进入了周晓村。

▲现在走在广州周晓村的村道上,仍零星有在建或装修的房屋,但与前两年到处都有咔哒声和钉木板声相比,民工们把装在漏斗车里的混凝土推进推出,走路时要左闪右避,现在更平静了。

唯一不同的是,在原来的古村落里,竖起了几栋六七层楼高的新房。相对无序的建筑和统一的马赛克和瓷砖外墙似乎诉说着他们共同的愿望,狭窄的建筑距离让路上的光线比以前更差。

▲商业周晓似乎改变了口味。

在周晓村,虽然小桥下的流水因为新房的修建而逐渐变得浑浊模糊,但是满树的莲雾和千年古榕依然在。

很多年前,快乐地生活在藏着老井的独立院落里的老艺人,今天消失了,而待在蜗居里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一颗单纯的创作心,在这个人群逐渐退去的古村落里,捍卫着另一边的乌托邦。

▲这是难得的好天气,站在周晓人民大会堂附近,你可以看到一幅壮丽的日落画面。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关注“gz照片”↙ ↙ ↙.

1.《小洲村 【解码广州】小洲,600年古村落今何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洲村 【解码广州】小洲,600年古村落今何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0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