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 回顾:前六次大换血

2008年8月4日,

百年来第七次尘埃落定。

从2017年9月起,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采用全新的“部级版”,语文教材的“有限多元时代”将结束。

据媒体报道,该教材中约有40%的课文被替换,文言文比重大幅上升。与以前的人民教育版相比,小学六年级,古诗词/古文总数增加55篇,增长80%;文章共124篇,占全部文本的30%。在初中三年级,古诗词/古文总数也增加到124篇,占全部课文的51.7%。

这是白话文兴起以来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

回顾:前六大血液交换

1.民国时期小学课本不选文言文,初中逐渐增多

近代中国教育始于1905年,废除科举,建立学校。当时白话文还没有出现,所以课本大部分是古文。

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受到白话文运动思潮的影响。说明如下:1 .小学的“国语班”全部使用白话文,不允许使用文言文;2.初中课本中的白话文和文言文在逐渐减少和增加。这是中国教科书第一次被修改。大多是周作人、蔡元培、胡适、梁启超用白话文写的文章。

民国时期长期实行“民写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制度。因此,不同学校出版的语文教材的选文并不一致,但白话文在所有教材中普遍占据主导地位。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文学和白人之间也有过很多激烈的争论。反对的理由有两个:1。白话文的发展还不完善,在承载文学表达和理论阐释方面还存在不足;2.由于官员的个人惰性,文言文在公私机构之间的文件交流中仍被广泛使用。学生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选择重新学习文言文。①

2.20世纪50年代初,《背影》被踢出教科书,文言文几乎完全被收回

第二次大规模的血液交换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具体的换血政策,比如1951年7月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辑要旨就说:“无论哪一科,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中更为重要。”

在这场血战中,许多著名的传统文章被从中国教科书中撤回。最典型的例子是朱自清的《背影》。那一年,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人民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背影》与当前政治任务的矛盾,文不可教:

“在今天的青年学生面前,这一课抽象而无力地表现出一对父子之爱,与当前抗美援朝、土改、镇压反革命三大政治任务相矛盾。如果把后面的思想感情渲染的太过深刻到今天的学生身上,可能会让本来想进军队干校的学生因为父母年纪大而犹豫不决。不言而喻,来自地主或恶霸地主的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引起“家破人亡”或“丧父之痛”等不必要的骚动。此外,...就因为朱自清的感情三次脆弱,一点点林黛玉的眼泪下来,就可能给感情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以不健康的感染。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少年的眼泪只是欢笑的泪水,胜利的泪水,对邪恶敌人的愤恨的泪水。”②

《人民教育》杂志编辑对这篇批判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举报教材中的其他“不当文章”,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背影》的集中批判。back 1952年被开除出语文课本,1982年再次回国。

在这一次血液交换中,文言文几乎完全退出了初中语文课本,1952年高中课本中也只是略有保留。每本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都有几首简单的中国古典诗歌。

3.1954年,学习苏联经验重新获得语言训练,文言文重新回到高中文学课本

过于强调政治说教,而忽视语言和文字的使用训练,引起了苏联专家的批评。1953年,苏联学者普希金在观察北京市第六女子中学的一次语文教学后指出,这门课“语言文学因素太少”,“我们的语文课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阻碍了语文的发展”。③

同年12月,“中央语文教学委员会”也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承认,目前的语文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写作中语法、修辞、逻辑严重混乱,造成很大危害。...也没有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系统的文学基础知识和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然后是1954年的第三次大换血。

这次血的交流,借鉴苏联的经验,把中学语文分为“语文”和“文学”两个科目,分别编写了文学教材和语文教材,分科目讲授。一些名著入选文学教材,政论文比重下降。其中,文言文在高中文学教材中的比重已达到40%左右。初中,现代文学作品还是主体,文言文很少。

根据苏联经验编写的《高中文学教科书》第三卷,从目录中可以看出,古诗和文学占了很大比重,政治色彩淡化

4.1958年,苏联经验被抛弃,文言文几乎再次从教材中消失

1958年,中苏关系不好。同年,“教育大革命”掀起,语文课本第四次改版。报刊杂志上的领导著作和时事文章大量进入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成了报刊杂志的编辑,收集了许多带有标语的诗词文章。”⑤1960年,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制了一套“10年汉语拼音教材和20本1至10年级共计约350万字的汉语教材”。这本新教材第一卷“歌颂‘三面红旗’,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占70%以上。" ⑥

1958年的血液交换让文言文几乎从教材中消失。1960年政策微调后略有增加,但现代文仍然占各年级文的绝大多数。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加强文言文教学。初中课本的文言文要占全部课文的25%,高中的文言文要占40%。然而,根据大纲编写的人教版新教材在只出版了四册后就夭折了。

5.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文言文被大大压缩了

1966年6月13日,教育部《关于1966-1967学年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科书处理问题的请示》被中央批准。报告指出:

“中学历史课停课,政治和语言合并,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评选文革好文章和革命著作,发动师生对原教材进行揭露和批判。”⑦

第五次大换血后,教科书中文言文的数量被压缩到了最大程度,一本教科书中只保留了一到两本文言文作为点缀,主题必须符合真实的政治需要。比如《聊斋志异》只选了一只狼,原因是文本狼可以教育学生提高警惕,识别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⑧

1968年,北京高级中学试用语文教材。从目录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与领导有关

6.1978年文言文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比例上升到22%。后来,它进入了小学课本

文革结束后,语文课本第六次改。1978年,中小学生得到了新的语文课本。《背影》等“经典文章”基本恢复,报刊时事文章减少到三分之一左右。语言和文字运用方面的培训重新获得了重视,但思想教育功能并没有放松。1988年至1990年,王蒙的《论封建主义应该实行》和鲁迅的《论封建主义应该慢慢来》被列入高中语文教科书,经批评后于1991年删除。2000年,有学者对1-12卷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统计,发现带有思想教育内容的文章占总数的60.9%,带有政治情感刺激内容的文章占总数的36%。⑨

文言文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978年,文言文比例上升到22%。据语文课本专家周正奎说,这个比例是这样定的:

“文革”后,...大多数人主张学习文言文,而且比例应该增加。但是多少合适呢?课本会上,讨论不断,写作组长最终决定定在22%。为什么定在22%?本来“文革”前1963年的大纲规定最多40%,而“文革”期间最少只有5%。最高分加上最低分除以2,是22.5%,有点保守,留有一定余地,就22%。当时有一位教育部副部长负责教科书会议。有一次他在会议上遇到小平同志,小平同志休会的时候问他:你现在的语文课本选文言文了吗?副部长说可以。再问选多少。答案是22%。据说小平同志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后来副部长回来传达了这件事。当时教材会负责人连夜召开写作组会议,说小平同志可能觉得我们定的文言文比例太小,要求我们连夜修改大纲,调整比例,补充内容。经过一夜的战斗,我们把比例提高到了30%。第二天,我去找副部长汇报。副部长听到这个消息很惊讶。他说这不是个好主意。小平同志和我报了22%。为什么改成30%?这难道不是我的报告不真实吗?赶紧换回来。所以还是维持了原来的22%。由此可见,编写语文教材的决策过程曾经是一回事。如果文言文要占30%,就不能定在22%;如果22%是最好的,不管谁皱眉,你都要坚持。原来这里的原理是没用的。完全是基于酋长的意志,甚至是酋长的样子。”⑩

22%不是教育界的“共识”。有的人想得太少,有的人想得太多;有人认为中学不用教文言文,因为大部分人在工作中不会用文言文;还有的“主张学生多学文言文,可以使用多种教材”。

但是争论没有发生。因为1981年,陈云提出古籍整理工作进展缓慢的意见后,中央发布了《中国古籍整理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学理工科的也要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统知识,同时要加强大学的文科教育。而且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读一些古代汉语。”教育部随后按照指示做了安排:1。大学理工科也开设中文课学习文言文;2.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3.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学古文。[11]

中国近代语文教育诞生以来,文言文终于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小学语文课本。

现状:文言文空比例之前,堪忧

“部编”语文教材的出版,是百年来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变革。文言文再一次大踏步前进,六年小学占全部课文30%,三年中学占全部课文51.7%。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来解释这个前所未有的高比例是如何决定的。

我怀疑文言文是否有必要大幅度增加,是否会产生好的效果。

1.复兴“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从小学就学习大量文言文

比如教科书中大量支持古文的人说: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不能从娃娃抓起。

这个理由不成立。

复兴“传统文化”没有问题。真正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必然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比如顾对“亡国”与“亡国天下”的区分,在今天仍然值得深思,足以引起现代政治文明的共鸣。[12]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言文就一定要从娃娃开始。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当前的主流语言和写作工具,从而自由一致地表达自己。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其他任何目的,比如加入“传统文化”的榫,或者培养文学人才,只要有冲突,都必须为第一个目的让路。小学文言文占30%,初中文言文占51.7%的比例,会明显严重干扰白话文的学习,占用后者的学习时间。小学和初中的白话文学习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活。目前,中国人说话、留言、写文章没有逻辑词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大多与小学、初中白话文学习不合格有关。

其他山之石可能有参考价值——据2013年的一项统计,在台湾省国家编译局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年级古诗词比例为0%,二年级为12.9%,三年级为11.1%,四年级为11.1%;五年级上升到40.74%,六年级上升到60.86%。大部分是用简单的文字写的古诗词,而不是文言文,大部分翻译成白话文后呈现给学生。[13]

2.目前的白话还不够成熟,这不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大量转向文言文的原因

再比如,有教育家认为白话文只经历了100年的发展,无法与文言文的长规相提并论,被宏大的口号和暴力的词汇所污染;白话文缺少经典作品。"真正优秀的中文作品,大多是用文言文写的."“如果一个人的文言文扎实,肯定有助于他熟练甚至创造性地运用书面白话文。”[14]

这个理由也不成立。

当然,白话文也有它的问题,它确实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语言。但现实是不可逆转的,中国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几乎不再使用文言文。将最好的白话作品筛选到语文教材中,消除他们所遭受的污染,提高白话文的表达水平,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成熟的作家来说,扎实的文言文基础确实可以提高白话文的写作水平。但是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这种“提升”大概会是这样的:

“战书:文晓东师兄摘得武功声望,开始享受太极。雷公败了。今下孙XX,隐武多年。我看不下去了。愿与小东哥在京都狩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下一个太阳xx”

文言文也有它的问题。当代台湾作家和逻辑学家尹都指出,中国古代文言文在逻辑上常常犯致命的错误。

比如说“车有两个轮子,鸟有两个翅膀,所以军民之道不可忽视”——车有两个轮子,鸟有两个翅膀,这根本不能证明“军民之道不可忽视”。不幸的是,这种类比推理技巧在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被广泛使用。很多都被选进了语文课本,学生一定要会背。时至今日,中国人还在熟练地运用这种手法来讨论实际问题,这与中国教科书的熏陶不无关系。

另外,老子的“道”,孔子的“仁”与“圣人”,宋儒的“理”与“气”……都是含义极其模糊的概念。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不合逻辑的表现。这种陋习一直流传至今,语文课本上那些不合逻辑的文言文多少有点责任。

简而言之,目前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会用白话文自由、自由、连贯地表达”——要自由表达,就需要掌握足够的词汇和表达技巧;自由表达要求消除多年沉积的语言污染;自洽表达需要学会逻辑“说得好”。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我们可以也应该拥有,但不能干扰甚至破坏核心目标。

孟子选编于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三年级第二册。截图显示,孟子关于“时不如地,地不如人”结论的论点是不合逻辑的。孟子说,有些得了“时”的人,没有以“地”攻城。足以说明“时间不如地点”;有些“地缘优势”的城市无法举办,足以说明“地缘优势不如人和”。

给…作注解

①徐旭,《论文言文的益处》,《论语》半月刊,1933年第26期。(2)黄庆生,《一篇很难教的课文——《背影》,《人民教育》,1951年第3期。③1953年7月《人民教育》社论《稳步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附件:“从“红领巾”教学到语文教学改革”。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P228-231。④胡乔木,《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引自:潘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教育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历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⑤王中杰,玄英/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37。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改组,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编写语文新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60年第3期。⑦李良平,《中国教科书史》,重庆出版社,2006年,P361。⑧周正奎,《论中国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P112-113。⑨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解读》,《教育评论》2000年第5期。⑩周正奎,《纵横谈中国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P113。[11]同上,P118-119。另见:齐桓信、陈云与古籍整理出版,《中国读书报》,2015年9月9日。[12]顾说:“有亡国之意,就有亡国之意。区分亡国和亡国?说:易姓,谓亡国;仁义填补了空白,但至于领导动物吃人,人就吃,也就是说人会死在世上。先保护世界,再保护国家,这是一个古老的知识。国家的捍卫者,他们的王子和肉食者寻求它;那些保护世界的人很尴尬,也很负责。”按照顾的逻辑:政权成了满清政权,却是“亡国”;当一个仁者社会变成丛林社会,可以用“死在人间”来形容。[13]董,与台湾省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比较:以江苏教育版与台湾省“国家编译局”版为例,《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第13期。[14]陈继兵,“强烈建议!中小学语文至少要有一半文言文,1930年以后的作品原则上不接受。冰川思维图书馆,2017年7月31日。

1.《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 回顾:前六次大换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 回顾:前六次大换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45811.html

上一篇

都市无敌黑科技 四款好用到不想卸载的黑科技APP,功能都强悍无敌,大家不能错过

下一篇

维加斯 盘点拉斯维加斯旅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鸿儒的拼音 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语文老师哭了,网友也吵翻了!其实……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福利 |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免费领!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 部编版一、二年级下册语文要求背诵课文内容知识汇总(附背诵方法)

  •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 部编版一、二年级下册语文要求背诵课文内容知识汇总(附背诵方法)
  •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 部编版一、二年级下册语文要求背诵课文内容知识汇总(附背诵方法)
  •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 部编版一、二年级下册语文要求背诵课文内容知识汇总(附背诵方法)

当余之从师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图文解读

  • 当余之从师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图文解读
  • 当余之从师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图文解读
  • 当余之从师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图文解读

蒲柳人家课文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蒲柳人家》(节选)图文解读

三年级我的植物朋友作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12篇,给孩子当范文!

范文《我的植物朋友》 我的植物朋友(1):菊花 名称:菊花。 外观:它的叶子有四条深深的裂缝,将叶子分成五片花瓣。每一片花瓣四周都是锯齿形的,很可爱。 其他:花慢慢开了。它的花瓣分为七层,有十一组花瓣。中间有一个黄色的雄蕊,花中间的金色雄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菊花的颜色有很多种:紫色、紫红...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注释 【文言文精讲狂练】《卖油翁》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注释 【文言文精讲狂练】《卖油翁》

一、文学常识 1.作者:欧阳修,名雍叔,号醉翁,晚年名刘一居士,谥号文忠,又名欧阳文忠公。冀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欧阳文忠的《公基与刘忆慈》的作者。 2.唐宋八大家:韩愈[唐],柳宗元[唐],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轼 原文:卖油的 陈康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