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秦始皇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李斯的帮助。而李斯在年轻之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员,每天都过着十分卑微的日子。而在这种情况下,李斯极其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便辞了职,打算跟随名师一起学习如何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而当时他所拜的老师便是荀况,而他便是历史上第1个发表人性本恶的人。据说在早些年的时候,荀子便来到了秦国进行考察一番,他对秦朝当时的法治非常喜爱,甚至指出了秦国在法律上的诸多优点。而且大胆的推测,在未来秦国一定可以一统六国。而李斯也在老师的影响之下决定一定要辅佐秦国统一天下。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重臣,为什么无一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而在当时年仅13岁的嬴政继了位,身边有吕不韦辅佐。而吕不韦出身于世家,所以也喜欢招揽各种各样的门客,而李斯就是这样来到了他的府中。不得不说,李斯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能言善辩而且又博学,没过多久,就成为了吕不韦的心腹。再后来,他就被吕不韦为推荐到了朝中做官。

不过,那个时候李斯还无法接触到秦始皇。直到他写了一篇叫做《论统一》的文章,而在这篇文章当中,他详细介绍了秦国与六国的总体形式,而且也提出了秦始皇该如何统一六国。秦始皇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就有一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

他迅速提拔李斯,让他陪伴在身边,做专属秘书。每当秦始皇遇到不明白的事的时候,都会向李斯虚心请教,而李斯也总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让秦始皇得到顿悟。

李斯自然明白能做到秦始皇这般位置的人,肯定不希望别人立刻指出他身边的错误,所以他以这种小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非常机智的一种行为。而在李斯的帮助之下,秦始皇又做出了诸多贡献,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为他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后的征战派兵过程当中,李斯也同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在他的帮助之下,秦始皇的军队势如破竹,没过多久就攻陷了其他六国。如此看来,李斯对于秦始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自古以来,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为君王打天下的贤臣能够得到善终,李斯便是如此。在李斯看来,自己为秦始皇尽心尽力,然而却被宦官赵高一直踩在脚下,这是他实在不能容忍的。

所以经过一番思虑之后,他竟然背信弃义,决定帮助残暴不已的秦二世登上皇位,甚至在秦始皇焉焉一息之时,他联合诸多朝廷重臣,和曾经最厌恶的宦官赵高沆瀣一气。不仅违背了秦始皇在临终之前的遗愿,还赐死了以贤明闻名天下的公子扶苏。

而胡亥也成功地登上了皇位,李斯也保住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其实,在胡亥眼中,相比于李斯来说,他更信任的人是赵高,而且赵高本身就是一个宦官,对于权力也有着非比寻常的热爱。虽然胡亥有着治国之能,但他血液当中流淌着十分暴虐的性格,这也使得他继位之后克扣百姓,暴虐不已。

比得天下百姓纷纷起义抗争。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帝国基石,马上就要毁于一旦,李斯实在是坐不住了,他开始提醒秦二世,一定要及时止损,不能继续这么残暴,否则秦朝早晚会灭绝的,秦二世听了这话先是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随后就将他斥责了一顿。

第1次听到这话,李斯心中惶恐,可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不得不以身试险。而在这个时候赵高也得到了消息,他其实并不喜欢李斯,他觉得自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除掉他,所以他就亲自去拜访李斯,再一次哄骗李斯去对秦二世进谏。

总结然而这一次他却真的引起了胡亥的反感,随后,秦二世下令随便给他安了一个罪行,赐他腰斩。而在当时,许多人都已经明白这其中的真实含义所在,根本不敢上前求情。关于李斯的一生,他的死既可怜又可恨。如果他当初没有一己私利而背叛秦始皇,或许他的结局并不会像历史当中撰写的那般凄惨。

1.《绵绵历史书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官宦,为什么无一人站出来替他求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绵绵历史书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官宦,为什么无一人站出来替他求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