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近30年,力帆走向了命运的交叉口。
在某电商拍卖破产强清算平台上,“力帆系”旗下公司重庆力帆实业进出口有限公司44辆平行进口车在遭遇第一次流拍后,无奈对起拍价和保证金进行下调。11月4日,第二次拍卖信息已在平台上挂出,起拍价为1144.80万元。
拍卖资产背后,力帆已是千疮百孔。重庆市渝北区经开园金开大道1539号,这是力帆汽车在其官网上标注的公司地址。如今,这里已经被夷为平地。在一墙之隔的现代化高楼衬托下,这片废墟显得格外扎眼。透过围墙望去,只有一间即将拆除的房子远远地伫立着,丝毫不见力帆汽车曾经的痕迹。
“这里原来是力帆汽车的生产基地,今年4月左右就开始拆了。”一位在附近做生意的商户望着面前的这片废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这里之前都是厂房,现在被夷为平地他还有点不太适应。
与这些倒塌的厂房一样,力帆汽车也在倒下。就在不久前,*ST力帆(601777,SH;前收盘价5.36元)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早在今年8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受理*ST力帆破产重组,并开始招募重整投资人。目前,吉利已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之一参与力帆的重整工作。
从破产重组,到控股股东被立案调查,力帆汽车还能活多久成了不少人关注的问题,而债主们开始跟时间赛跑。
“力帆欠我们公司上百万元,我已经进行了债权申报。”一位债权人向记者透露,其曾不止一次千里赴重庆前去讨要欠款。同时,在法院的主持下,力帆汽车近日已经进行了一次债权人会议,当时其被告知10月29日力帆汽车会还钱,不过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眼下,在这场力帆汽车危局背后,包括经销商、供应商、员工等多方利益正在被牵动。重整前夜,力帆汽车的真实面目到底如何?
工厂已停摆
除了渝北区已经拆除的生产基地,力帆汽车在北碚区还有两处工厂。
“这里上班的人现在很少了,就算是工作日也很难看到有员工出入。”顺着这位环卫工人手指的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围墙内的一座三层小楼,斑驳的楼体周围杂草丛生,楼顶上力帆汽车的标识也已经锈迹斑斑。
与这栋楼仅一墙之隔的正是力帆汽车的二工厂。在记者探访期间,厂区内并没有员工进出,只有一位保安不停地探出头来查看外面的情况,也听不到车间内正常生产的声音。
奇怪的是,工厂院内没有一辆力帆汽车的产品,反而零散地停放着数十辆其他品牌的盼达用车的运营车辆。工厂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些停放的车辆都归属于盼达用车平台,前段时间从外地运回来,放在这里维修。”
“二工厂停产很长时间了,现在已经沦为盼达用车的维修点,和总部这边也已经独立核算了。”力帆汽车在职员工肖羽告诉记者。
距离二工厂大约两公里外,坐落着力帆汽车的三工厂。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偌大的厂区内只有一个保安,看不到一个员工出入。“因为没有订单,厂里已经停产了,我们员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候会去二工厂那边干些杂活。”一位三工厂的在职员工说。
从*ST力帆对外披露的产销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力帆汽车的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今年9月,力帆传统乘用车产量仅为19辆,同比下滑96.86%;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7辆,同比下滑82.23%。
公开资料显示,力帆汽车三大工厂年总设计产能约为40万辆。其中,渝北区生产基地年设计产能15万辆。不过,直到该生产基地拆除,其年产能只达到了10万辆,剩余5万辆产能尚未建成;二工厂年设计产能10万辆;三工厂年设计产能15万辆。
力帆汽车创始人、原董事长尹明善曾表示:“30万辆产能规模是一个整车厂的盈亏平衡点。”然而,今年前9个月,力帆汽车的产量仅为2254辆,两者相差之悬殊,让人不免唏嘘。
如今,即便是你愿意花一天时间走走重庆的大街小巷,也难觅力帆汽车的身影。
员工被减薪
停摆中的力帆汽车,让员工有苦说不出。
“我原来月工资可以过万,年薪也能拿到16万元,现在一个月只能领500元左右。”在力帆汽车已经工作了近十年的王卫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口头通知可以不来上班,但办公软件上却给每个人排班,即便来上班,也没有工作可干。
在很多在职员工看来,力帆汽车这种混乱的工作和薪酬制度是在变相裁员。“我所在的部门已经有很多员工陆续离职了,每个月领这点工资还不如早点找个好工作,离职的人越多,力帆的负担也就越轻。”在力帆研究院工作的章杰认为。
情况还在变得更糟。在力帆研究院离职的人中,很多都是高级技术人才,他们正处于三四十岁的黄金年龄段,正是想干点事情的时候。“力帆留不住他们,目前力帆研究院已经有20%的员工离职。”章杰向记者透露。
自去年以来,不断有力帆汽车高管层离职的消息传出。曾被引入力帆发展乘用车业务的力帆股份副董事长陈卫和力帆股份总裁马可在去年8月同时辞职。其中,陈卫曾是尹明善在退休时“钦点”的未来力帆董事长。
“像陈卫这样的技术骨干走了之后,研究院剩下的员工不是年龄大,就是一些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人。”章杰说,“像我这样还有四五年就要退休的人,即便出去找工作也不好找,还不如在这里等着。”
与选择主动离职,出去寻找新机会的员工不同,像王卫东这样的大多数员工之所以还在等待,与吉利参与力帆重整工作的消息落定不无关系。
10月9日,*ST力帆发布公告披露,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公司重整工作。
启信宝显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吉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吉利迈捷99%和1%的股份。这意味着,吉利已经参与力帆重整工作,或成为力帆的接盘者。
王卫东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内部就在传吉利要来,但一直没有正式文件,所以也就没太在意。前段时间上市公司公告出来后,大家私底下讨论都希望吉利能重整成功,一些之前想离职的员工也不打算走了。”
经销商讨债
工厂停摆,销量不济,力帆汽车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无奈只能主动退网。
“我们去年主动退网了,当时不仅从厂家提不出来车,到最后甚至连配件都买不到。”10月29日,一位曾在湖南岳阳代理销售力帆汽车的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自己手里还有几辆力帆汽车卖不出去,摆在店里一直无人问津。
一位曾在山东菏泽代理销售力帆汽车的经销商也阐述了同样的说法:“当时之所以选择退网,主要是厂家新产品很少,主打的几款车型即使降价也很难卖出去,导致我们压了很多资金。”
力帆汽车官网显示,其全国共有上百家经销商。近日,记者采访了包括江西、安徽、湖北、贵州等数十个省市的经销商,他们纷纷表示已经在去年主动退网。
事实上,早在去年,全国各地陆续已有多家经销商向力帆汽车提出了书面退网申请,甚至集结在力帆重庆总部讨要说法。“当时为了满足厂家的退网条件,我甚至提前将店里的库存车以五折价格处理了,这些车都是全款进的车。”去年曾去力帆总部讨说法的力帆汽车经销商郑楚说。
高库存是压倒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据上述湖南岳阳的经销商透露,最近三年力帆汽车为了提高销量,出台了多项“诱人”的商务政策,鼓励经销商从厂家大量进车,导致很多经销商陷入高库存状态。
然而,由于力帆品牌认可度低,经销商即便是打折销售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降低库存。“退网前我们一直都在卖力帆的老款车型,一个月也卖不出去几辆,几乎每个月都处于亏损状态。”郑楚无奈地说。
力帆汽车官网显示,目前其在售车型共有7款,其中超过一半车型是2017年前上市。在郑楚看来:“是力帆汽车更新车型的速度消耗掉了经销商的信心,继续卖下去只能是亏损,越早退网赔的越少。”
全国各地经销商的“揭竿而起”,让力帆汽车感到了压力。记者获悉,从去年开始,力帆汽车将旗下部分热销车型不供给原来的一级经销商,而是供给新招募的经销商。在很多已经退网的经销商看来,这其实是力帆汽车一种募集资金的手段,因为很多老经销商都无车可买,新经销商可以向厂家交一笔很高的入网费。
目前,这部分新入网的经销商也开始向力帆汽车讨要保证金和车款。“前年我交了10万元保证金入网,今年从厂家提不出来车了,我要求力帆退还保证金、车款和返利,但到现在也没有音信。”一位在重庆代理销售力帆汽车的经销商说。
债主抢时间
今年8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力帆破产重组,并开始招募重整投资人。
听闻该消息的债主们,开始和时间赛跑。“去年力帆欠我们的债务就到期了,但一直拖着不还,没有办法只能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上述债权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债权人有权依法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的申请。
眼下,越来越多的债权人在申报债权,力帆汽车甚至不得不成立了债权申报中心。记者在力帆汽车二工厂门口看到“力帆债权申报中心请往侧门往前直行150米”的指示牌。
*ST力帆10月2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20日,已有124家债权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共计人民币115.66亿元。
10月13日,力帆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经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主持,以网络会议方式召开。然而,据上述债权人透露,此次债权人会议称力帆汽车会在10月29日还钱,但目前没有任何消息,除此之外也没有拿出什么实质性的方案来解决上百家债权人的问题。
从去年以来,不断有供应商向“力帆系”追讨欠款。万安科技曾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向力帆乘用车、力帆乘用车北碚分公司供应制动器等汽车零部件,却未按时收到款项,便向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诉状,要求“力帆系”两家公司支付约607.57万元货款。
根据*ST力帆8月24日发布的公告,截至公告日,其涉及诉讼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
即便债主们一纸诉状将力帆汽车告上法庭,但如今想要顺利拿到钱似乎不太现实。在*ST力帆10月30日对外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7.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4.45亿元。
盲目追“风”
即便是如今的力帆汽车已经走在破产的边缘,但其辉煌的过往仍不能被掩盖。
坐过牢、当过工人的尹明善,在47岁时“下海”经商,赚取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后来在90年代初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转行生产摩托车,没想到大获全胜。2000年,62岁的尹明善凭借5.5亿元的净资产登上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并进军足球界,一时名声大噪。
5年后,尹明善涉足汽车制造业。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汽车行业大大小小的汽车厂、改装厂加起来超过600家,而今剩下的却不到十分之一。
靠着在摩托车、汽车领域的积累,2010年力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以往偏安一隅的重庆民营车企力帆,成为国内第二家实现整体上市的汽车企业,一时间风光无限。
尹明善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曾表示,以前做摩托车会有钱留下来,做汽车后发现钱明显不够用,挂牌A股市场为力帆解了燃眉之急。
上市第一年,力帆的总市值达到了133.77亿元,不过在紧接着的四年内,其总市值一度跌至60亿元。2015年,力帆总市值达到了217.85亿元的顶点,也就是在这一年,力帆开始踩着点追风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押注新能源汽车。
当年,力帆宣布暂停了一项计划投资38.9亿元的传统乘用车的扩产项目,并宣布将在2020年前推出20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在当年实现新能源车50万辆的累计销量。操刀这一略显激进计划的,正是尹明善当时颇为看重的时任力帆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陈卫。
根据*ST力帆历年财报,力帆2010年净利润达到4.4亿元,此后净利润一直在3亿元到4亿元之间徘徊。2015年,由于在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增加,力帆的净利润缩减至1.1亿元。
重金押宝新能源汽车,力帆却在2016年涉嫌骗补,共有2395辆力帆新能源车被财政部取消补助,同时力帆被取消了当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骗补风波后,力帆曾经历了一段低谷期。2018年5月,力帆突然发公告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1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24.8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将被力帆用于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借款。
然而,2018年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02万辆。这一数字,还比不上蔚来汽车同年约1.13万辆的年销量。无奈之下,力帆又将目标锁定为时下正热的氢燃料汽车,可惜这更像是一个噱头。
“自从陈卫走之后,力帆内部懂新能源技术的人少之又少,氢燃料汽车技术更是空白。”章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力帆研究院很多技术岗位上的员工,有的是从摩托车业务线上调过来的,有的甚至之前一直从事的是物流类工作。”
兜兜转转一圈后,力帆又调转方向回归摩托车主业。王卫东告诉记者,摩托车工厂虽然在正常开工生产,但也经常休假,由于内部管理混乱,甚至出现配件被当成废品卖的现象。
2000年以来,在尹明善的带领下,除了足球、新能源汽车、氢燃料汽车,力帆还对酒业、防盗门、矿泉水以及信息设备制造等行业轮番涉足,但始终力不从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力帆并没有抱着真正的产业投资的态度在做产业,投机心态比较严重。”
拯救力帆
*ST力帆在10月30日对外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称:“公司的重整工作正在正常推进中”。
在“白衣骑士”吉利出现之前,力帆已经进行过多轮自救。如将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将旗下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资质的子公司以6.5亿元出售给了理想汽车等。然而,这些举措收效甚微。
今年4月,在力帆临时股东大会上,尹明善25岁的孙女尹安妮正式以监事的身份亮相,被外界认为将要接管力帆。尹明善直言,尹安妮目前仍为在读研究生,专程休学一年以熟悉公司业务。“现在企业比较困难,所以要求她回国在企业历练,帮助企业纾困。”尹明善说。
子女正值壮年,尹明善选择年纪25岁的孙女做继承人的原因不得而知。不过,从目前力帆的现状来看,即便是留学归来的孙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力帆脱困。
今年7月,重庆市政府帮助力帆成立债委会,协助其处理债务问题。而从此次两江基金与吉利迈捷以联合体身份作为力帆重整投资人来看,重庆政府也未缺席。 启信宝显示,两江基金背后的实控人正是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力帆作为重庆的重要企业之一,重庆方面不会看着它倒下。”在章杰等力帆员工看来。
如今,重整结果还未可知。但自从今年8月底传出“吉利参与力帆重整工作”后,*ST力帆的股价和市值应声而涨。截至10月30日收盘,*ST力帆股价为5.14元/股。而9月1日,*ST力帆收盘价仅为3.92元/股。同时,*ST力帆的总市值也从9月1日的51.5亿元上升至10月30日的67.53亿元。
有观点认为,即便是最终重整成功,吉利也有可能只接手力帆的汽车业务,其他业务不会涉及。记者发现,除了汽车板块,力帆的其他板块也在陆续爆雷。10月30日,*ST力帆发公告称其“孙公司”重庆润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无法偿还华夏银行按期贷款本金7100万元,由“子公司”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为其担保。
今年9月1日,*ST力帆在公告中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和公司参股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以及包括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等控股股东9家关联公司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实质合并重整。
从一代摩托车之王到如今面临破产重整,力帆近30年的制造梦或许早在最初就埋下了各种隐患。未来力帆能否力挽狂澜,仍需给它时间。
1994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大国,力帆凭借在全国率先开发出的四冲程100型发动机,正享受着高光时刻。而此时的吉利,才开始生产单价为8000元的踏板摩托车。
4年后,吉利第一款量产车豪情下线,凭借2.99万元的超低价力压当时的“国民神车”夏利,挤进汽车市场。等到2003年,尹明善举全力帆之力进军汽车领域时,吉利已小有名气,因为美日商标的问题被丰田起诉,最后吉利赢了官司。
同样是在2003年,国内汽车市场年销量突破400万辆,同比增长34.21%。巨大的市场红利下,一方面包括波导、五粮液、美的等各行各业的资本涌入汽车行业,另一方面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收割已久,比如上汽大众已经将当年的销量目标定在了40万辆,像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也将年销目标定在了10万辆。
力帆此时进入,已然是个迟到者。等到2006年1月力帆520轿车上市时,中国汽车市场刚刚经历了2005年增长趋缓,当年销量仅增长了13.54%。然而,同时期的吉利,已经在筹备收购沃尔沃。
2010年,力帆上市登陆A股,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看似都是“高光时刻”,但力帆当时只是因为造车缺钱,登陆资本市场是为了以解燃眉之急。后来,由于汽车业务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导致研发能力不足,力帆直到现在也未能甩掉质量差的标签。
“我再也不会买力帆品牌的汽车了,不仅做工不好,而且售后收费高,大多是作坊式的。”一位力帆车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自己当初选择购买力帆汽车是因为价格便宜,没想到小毛病很多。
崔东树认为,力帆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落后和掉队,与其在后期没有进行足够的投入和研发不无关系。
反观吉利,如今的领克产品都出自CMA平台,而这个平台是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尤其是在三大件上面,很多都是沃尔沃参与设计打造,保障了领克在核心技术层面的优势。
力帆和吉利如今两种巨大反差,不由让业内深思:力帆做错了什么?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造成力帆如今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因为力帆眼下所遇到的困境,并非是一只蝴蝶在扇动翅膀。
1.《力帆汽车4s店 力帆汽车最终归宿在何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力帆汽车4s店 力帆汽车最终归宿在何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6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