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清热解毒口服液和清热解毒颗粒的成分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剂型不同,一种是液体口服制剂,一种是颗粒剂。其实两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剂型。
清热解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口服液是药典品种,其处方的制药工艺在中国药典中有记载。根据处方配伍,清热解毒口服液由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红薯、黄芩、龙胆草、板蓝根、知母、麦冬十二味中药组成。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过量饮酒,或者吃温热干燥的药物和辛辣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胃内热量积聚,进而可能导致便秘。这样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腹满、口干、口臭等症状,甚至可能伴有脸红身热、心烦睡不着,经常想喝冷饮,尿少,颜色偏黄。中医以清导滞泄便秘为主,故清热解毒口服液可用于治疗。
此外,清热解毒口服液有时也用于热毒过度引起的感冒。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突然出现畏寒、高烧、全身酸痛、易怒、口渴、喉咙痛等症状。此外,清热解毒口服液对上呼吸道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口干体瘦、发热、阴虚发热者,不能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颗粒
清热解毒颗粒不是药典品种,可以找几个药品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WS3-241(Z-231)-2004(Z)。在本药品标准中,清热解毒颗粒也是由12味中药组成,其处方与清热解毒口服液完全相同。
但是,我们也可以搜索另一个药品标准(部级标准),标注为卫生部中药处方制剂标准,编号WS3-B-2618-97。在本药品标准中,清热解毒颗粒由黄连、水牛角、玄参、金银花、地黄、大青叶、连翘、知母、石膏九味中药组成。
以上两种配方的共同成分为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知母,共6味药,分别占1/2和2/3。
在其他独特的成分中,独特的成分是栀子、地瓜、黄芩、龙胆草、板蓝根、麦冬,基本都是清热解毒、泻火的中药,还有麦冬这种滋阴的药。
在尾号为“97”的配方中,独特的成分是黄连、水牛角、大青叶,基本都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其中大青叶和板蓝根是同一种药用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同属一个属,功效相近。
事实上,两种清热解毒颗粒虽然成分不同,但功效却非常相似,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清热解毒、养阴、金圣。
当然,同样是主旋律,但还是有重点的。含麦冬的清热解毒颗粒具有较强的滋阴生津作用。黄连水牛角清热解毒颗粒具有较强的镇惊除烦作用。
这一点,从药品标准功效的记载中,隐约体现出来。
批准号为2004(Z)的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颗粒。用于热毒过盛引起的发热、面红、烦躁、口渴、咽痛等症;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伴有上述综合征。
批准号97的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泻火。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轻中度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中,面红、烦躁、口渴是阴虚热盛的经典表现,而乙脑可能伴有惊厥、烦躁的临床表现。
综上所述,药物不同,标准不同。当然不管是哪种药,功效都很相似,都是清热解毒,滋阴生津。
1.《清热解毒颗粒 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清热解毒颗粒大不同,这点你99%不知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热解毒颗粒 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清热解毒颗粒大不同,这点你99%不知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71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