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如何看待水产养殖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副部长于表示,总的来说,水产养殖和水污染并不是简单等同的,只有不和谐才会带来水污染。养殖水域的污染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严重的污染只会发生在某些地方。
国务院召开关于加快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新闻发布会
于介绍说,水产养殖大致可分为鱼、虾、蟹、贝类和藻类。养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投饵式,一种是不投饵式。并非所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都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只有高密度、不合理的饲养方式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也不会造成污染。相反,科学合理的耕作方法具有净化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的作用。”余对说道。
于说,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调查通报,水产养殖的排放量是按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计算的,占农业排放量的4%。水产养殖中的污染物多为氮、磷等有机物,主要造成水环境富营养化,对水体整体影响不大。
此外,于还表示,我国海水养殖的贝类藻类、淡水养殖的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均为不摄食的水产养殖品种。其中贝类藻类占海水养殖总量的83%,滤食性鲢鱼和鳙鱼占淡水养殖总量的25%,对环境都有很好的净化和修复作用。
“很多水生态环境富营养化的地方在治理的时候,选择之一就是放鲢鱼鳙鱼来治理。”于说,世界上有很多利用湖泊养鱼来控制和改善水质的例子。在我国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等重点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中,投放鲢鱼、鳙鱼,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据估计,2016年,仅鲢鱼和鳙鱼养殖就能消除水中约37万吨氮和14万吨磷。
中国工程院某咨询研究项目结果显示,海水贝类藻类养殖具有高效的“固碳”效应。“中国的海洋养殖大型藻类每年可以从海水中去除30多万吨碳,养殖贝类可以去除更多的碳,达到近90万吨。仅贝类和藻类养殖每年就能去除120多万吨碳。中国的海水贝类养殖为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做出了巨大贡献。打个比喻,相当于每年造林50万公顷,生态效益显著。”余对说道。
本次会议介绍了《关于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于表示,《意见》将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作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科学设置网箱、开展水产养殖尾水和废弃物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属性,鼓励发展无饵料滤食性鱼类,增加浅海滩涂贝类和藻类的养殖,开展以渔净水、以渔治水、以渔抑藻,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1.《养殖的效益 农业农村部:我国海水贝藻养殖生态效益相当于每年造林50万公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养殖的效益 农业农村部:我国海水贝藻养殖生态效益相当于每年造林50万公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5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