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中的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转身一头扎进金庸的江湖,江湖既是避难所,也是乌托邦。
金庸离去后,江湖故事难以继续。
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在香港洋河医院去世,享年94岁。
金庸二十年来,从1955年的《剑仇记》到1972年的《鹿鼎记》,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再加上短篇小说《越女之剑》,形成了“飞雪射白鹿原,笑书神人倚碧苑”的对联。
武侠小说流行了半个世纪,作品翻拍了几十年。“金庸”不仅被视为人人,也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然而,金庸只是他94年人生的一部分,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创办《明报》的商人查梁勇。
左手跑报纸,右手写小说;金庸和查梁勇一脚踩文学,一脚踩商业,共同创造了两个江湖王国,他本人也不断在侠与隐、生与入世之间寻求平衡。
在名气下,金庸称自己为“一个生活经历复杂的小人物”。从政治到商业到文学,他受时代的影响,也影响了几代人。
最大IP
金庸小说最后一次引起关注是在今年8月,当时他起诉《这里的男孩》的作者江南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金庸胜诉,获赔偿188万元。
在2016年的第10位编剧名单中,江南同样以《龙族》3200万元的版税收入高居榜首,写作多年的金庸依然以《神雕侠侣》850万元的版税收入同一榜单,排名第17位。
金庸被列入作家名单并不稀奇。作为一名学者,他也在香港的亿万富翁名单上。
金庸小说于1984年传入大陆,但当时盗版猖獗。起初,金庸并没有从他的作品中受益。他在《金庸作品三版序》中写道,“1994年以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内地正式授权,其余都是盗版。”
1985年,应李瑞环的要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剑与敌》一书,他获得了约10万元的版税。这是他签约北京三联书店前收到的唯一版税。
1991年,原北京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签约金庸15部武侠小说大陆出版权,合同期限为十年。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捆绑销售了36套金庸作品,金庸作品开始在市场上流行。2000年出版了《金庸全集袖珍版》,半年内印数达到5.6万册。
十年合同期满后,金庸在续约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版税由原来的15%提高到18%;二是出版社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最低销量;第三,“组合”销售额每年要增长10%。
当时三联无法接受这个条件,双方合作终止,金庸作品版权在广州出版社度过。
金庸的作品总是在大陆赚版税之前,在香港和海外的畅销榜上高居榜首。1996年,台湾省刘源出版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从1985年到1995年,仅台湾省就出版了470多万册金庸作品。
版税只是金庸工作收入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来自影视改编。金庸此前声称,他每年从香港和台湾获得的版税约为1000万元。
1976年,《射雕英雄传》在香港搬上电视荧屏。根据《放眼世界》的说法,当时香港的电视行业刚刚兴起。虽然制作粗糙,布景简单,但是系列还是很成功的。从80年代到千禧年,是金庸作品的第二波改编。正是在这个时期,经典作品频频出现,金庸的作品一度成为香港电视台的收视武器。
第三波改编从大陆开始,张纪中翻拍笑傲江湖、田巴龙卜、《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等。虽然分数不高,但他们赢得了很多明星。
之后金庸作品的改编更加商业化。尽管有争议和口角,但仍无法阻挡影视圈对金庸经典翻拍的热情。
据新京报统计,截至2017年,中国电视圈累计新增9部《神雕侠侣》,8部《神雕侠侣传奇》,7部《笑傲江湖》,《屠龙记》,《鹿鼎记》,《书剑恩仇录》,5部《天龙八部》,《雪山飞狐》,4部
不可否认,反复翻拍让金庸的作品成为影视圈最大的IP,不仅让金庸和他笔下的人物家喻户晓,还为金庸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收入。
商人查梁勇
南下香港的第11年,金庸36岁创办《明报》。在此之前,他在杭州《东南日报》有过经历。
50年代中期,香港掀起武侠热潮,新武侠小说大受欢迎。1955年,查·梁勇以“金庸”为笔名,开始写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奇缘》。
起初,金庸的小说在《新晚报》和《香港商报》连载,每天出版几千字。有的人七天盗版单曲,让原本想出版的图书公司大吃一惊。
这时,金庸的同学,经营印刷业务的沈宝信建议,与其把盗版作品送给别人,不如自己去发行赚钱。
金庸出资3万港元后,沈宝新出资2万港元共同创办《明报》。当时香港报业竞争激烈,金庸并不看好。果然《明报》第一天就印了8000份,但是没有卖完。最低的数字下降到6100份,出版四个月后开始上升。
金庸说,出版明报主要是商业考虑。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冒险的职业。老同事老朋友在背后说:“小调查这次一定要毁了!”但他想,反正没有多少家产,能“破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接下来的三年,金庸经历了创业的艰难时期。最早只有几个员工,金庸是总裁兼主编。由于人手不足,金庸的妻子朱梅在《明报》上跑过香港新闻,成为《明报》最早的女记者。
《明报》创刊后,查梁勇把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拆分成“金庸”,作为武侠小说的作者,天天写连载。
是金庸的连载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读者。他的老朋友倪匡说:“明报不倒,全靠金庸武侠小说。”金庸还说:“我们半小报半年后就盈亏平衡了,我的武侠小说能有一定的读者!”
为了不失去读者,金庸写小说一定要迎合读者的口味。比如写《神雕侠侣》的时候,杨过和小龙姑娘都很惨,但都能够结束喜剧。否则如果读者不满意,这部分人群就没了。
不经意间,金庸武侠小说越来越受欢迎。明报也转型为以新闻评论为主的大报,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严肃报纸。之后,明报集团开始成型。
后来,金庸扩大经营范围,创办了几份报纸:《新民日报》、《武侠与历史》、《明报晚报》、《财经日报》等。后来他的业务进一步多元化,涉及出版、旅游等。
据《第一财经报》报道,1991年明报上市时,市值已达8.7亿港元,金庸垄断了60%。1992年,明报的年利润达到1亿港元,金庸以12亿港元的资产排在香港富豪榜第64位。90年代,金庸已经是香港的报业大亨,香港的新闻界乃至传媒业普遍以“报业龙头”的身份存在。
商界有很多粉丝
在金庸的企业家“粉丝”中,马云大概是最受推崇的一个。
深受金庸小说影响的马云,不仅自称“儒雅”,还给阿里巴巴打上了武侠文化的烙印。不仅有十八罗汉,阿里公司的很多地方名字也来源于金庸小说。
马云曾经回忆,有一年冬天,得知金庸在墨尔本过年,就飞去接他。看到金庸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他出于好奇问:“这些书你都读过吗?”金庸说没有,听了马云的话,他还是很开心。“我觉得像我。买几本书就在书架上。”
但在交谈中,他发现金庸从一战到二战都有清晰的认识,并指出了在哪本书哪个书架上讲的。
2013年,马云再次去见金庸。只见年近九十的金庸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套明史。“读的人越多,越觉得读书不够用!”
李开复也是金庸的粉丝,自称“洪七公”。李开复曾在自传中说,他在美国留学期间一直在看金庸的小说。“我没有忘记语文,还归功于我大哥大嫂的金庸小说和琼瑶小说全集。当时,中国小说是我放松神经的一种方式。我在哥哥家住了6年。我其实把金庸和琼瑶的每一本书都看了,金庸的小说读了五遍。”
金庸的作品启发了企业家,他在商业上也有一套方法。
在和钱打交道的时候,金庸也会显得很小气。
在《明报》工作多年的吴爱丽评论说,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视金钱如粪土。“现代现实生活不允许我们花任何钱。经营报纸的金庸,很可能不会认可他的报纸资产的钱。经营一家成功的报纸,金庸自然知道钱和银的用途。”
金庸也透露:“我办报纸几十年了。一磅白报纸的价格,一平方英寸的广告费,一个员工的工资和退休金,一篇文章的字数和稿费等。,已经仔细计算了很久。千万不要随便放松。为了让公司成功,有必要。”
女作家亦舒也在明报写过专栏。她在专栏里抗议,因为写作成本低,说金庸是“攀格动物”。言辞犀利,金庸看到了,不仅不生气,还笑着说:“你可以发誓,稿子还是会发表的,稿费根本不加。”
金庸晚年并没有改变自己作为商人的本来面目。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之前,金庸还在和一些文化商人谈小说的版权问题:熟人可以打九折,不熟的人可以拿原价。
《金庸传》的作者傅国涌曾在书中写道:“查梁勇言语温和,但他的性格可以说是刚柔并济。明报系列是他的王国,风格有点像皇帝。他总是彬彬有礼,但他丝毫不能影响他的决定。他生来就有权力。在他的王国里,没有人能逃脱他的五指山。”
金庸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曾问他:“听说你把你的作品和明报当成了一个非常羽翼丰满的皇权。”金庸回应道:“我不太喜欢和别人讨论,我很自信。这样不太好。”
在那次采访中,金庸描述了自己的性格,强调自由,天生叛逆,这也反映了他的作品:那些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既有正义又有邪恶,有叛逆精神,这就是金庸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开心的,开心的,愤懑的,侠义的,交织成一个众生的江湖。现实世界里的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转身一头扎进金庸的江湖,两个人都在
1.《查良镛 金庸与查良镛:一手理想,一手商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查良镛 金庸与查良镛:一手理想,一手商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3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