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吗?"似乎没有人知道糖尿病的标准从何而来,也不知道空腹6.1的标准是什么时候产生的。1980年以前,糖尿病血糖没有诊断标准,被“科学”归类为糖尿病,1998年开始进行糖尿病分类。现代医学才能够理解糖尿病伴血糖30多年。这个数据已经让我们战战兢兢,让一些中国人说“中医治不了糖尿病”。
我们能说在这个标准产生之前没有“糖尿病”吗?显然不是。当时是靠症状,也就是靠这个症状的治疗。现代医学是什么时候开始治疗“糖尿病”的?只能说胰岛素是1920年发现的,中医治疗有记载,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三多一少”的说法,但是没有血糖的记载。有血糖记录怎么办?这个逻辑可以理解吗?
现代医学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并不是疾病的早期表现,加上西医无法解决的矛盾,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越来越低,导致更多的人被诊断为糖尿病。面对日益增多的疾病,人类首先要学会懂得思考。整体有规律的生活是重点,也是我一直在讨论的客观整体原则。
1965年WHO公布的糖尿病报告开始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当时没有血糖阈值进行诊断。后来世界各地都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11.1(单位mmol/L,下同),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空腹部血糖> 11.1;7.8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于是在1979年,基于这些结果和讨论,美国提出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80年,WHO召集了糖尿病专家委员会,采纳了美国人的意见,制定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任何时候血糖≥11.1,或空腹部血糖≥7.8,或空腹部血糖高于正常,
但是,生活和健康一定很复杂,很难理解。后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空腹部血糖和糖负荷后血糖的上升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比如2小时血糖在11.1以上的人空有30%的人腹部血糖低于7.8,以此类推。原标准中空腹部血糖7 .8的数据不够,灵敏度低,不能满足疾病发展和预防的需要。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典型症状患者的血糖随时大于11.1,或空腹部血糖大于7.0。诊断标准的主要变化是空腹部血糖诊断标准从7.8降低到7.0。根据三个人群完成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腹部血糖水平和2小时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定义了一个新的糖尿病诊断临界值,即空腹部血糖大于7,糖耐量试验大于2小时血糖。然后WH0被采用,成为近年来全球糖尿病诊断的依据。
后来,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加入,又增加了诊断标准。不管怎么诊断,能治全病吗?就在上面。
1.《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怎么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怎么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7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