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生动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在麦秆上制作。谁信?在外人看来,用麦秆创造花鸟鱼虫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麦秸来到了高台县54岁的退休工人王艳萍,各种精美的作品可以在每个人的眼前展示。
当我们遇见王艳萍时,她正在画一幅花、鸟和稻草的画。一捆稻草、一把剪刀、一把电熨斗、一瓶乳胶和滚边设计图...在过去的11年里,王艳萍用这些简单的工具浸泡和加工了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并将其制成生动的稻草画。
草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起源于草编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王艳萍在2009年爱上了稻草画。但是在和家人分享了这个想法之后,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我妈包括我老公都很反对,我中途流了很多眼泪。”王艳萍说。
家人的阻挠并没有让王艳萍放弃她的梦想,但她勇敢而坚定地坚持了下来。然而,稻草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光是材料的选择就让王艳萍头疼。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秸秆生长周期,产生的作品也有很大的不同。“市面上买的很多麦秆都经过加工,麦秆的光泽通过双氧水飘走了。我们高泰本地的麦秆光泽度特别好,做出来的牡丹花在灯光下特别闪亮。”王艳萍介绍道。
稻草画的光泽度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如何才能让单调的稻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经过反复试验,王艳萍终于掌握了方法。“我会给锅调颜色,把吸管泡好,把吸管放在有颜色的锅里,煮半个小时,稍微上色,然后倒在盘子里,让吸管浮起。过了四五天,所有的颜色都在稻草上了。”说到自己的实验过程,王艳萍的话匣子突然打开了。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王艳萍很快就开始了。蒸、煮、蘸、切、刮、糊、切、烫、糊、合等十几道工序在王艳萍家喻户晓。通常一幅简单的麦秸画两三天就能完成,而复杂的要花更长的时间。有一次,一位顾客订购了100幅稻草画,但时间很紧,这让习惯于慢慢做好工作的王艳萍感到内疚。“为了做订单,我每天晚上12点才休息。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终于保质保量完成了100幅草画的订单,进一步增加了我做草画的信心和勇气。”王艳萍告诉记者。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雕刻时,每一粒厚度小于一毫米的麦秸都必须承受铁刮刀均匀的力,否则任何细小的折痕都会一览无余。烙画完成后,将吸管在低温下轻轻涂上,然后倾斜一个角度,在高温下加深轮廓。稻草的纤维是平行的,直的,但是电铸笔的趋势是善变的。熟练的力度,精准的笔触,灵敏的温度,必须牢牢控制在指尖。烙画结束,放出精致的稻草画。“稻草画对我来说就像我的生活一样。没有稻草画的生活可能毫无意义。虽然很忙,但是很开心。”正在制作稻草画的王艳萍说。
今天,王艳萍建立了一个遗产工作室。这里除了免费培训学徒外,还举办国外艺术品展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王艳萍的稻草画慢慢打开了市场,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也继承了高泰的民间文化。2019年,她还被确定为张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秸秆画传承人。
此外,王艳萍还利用空的业余时间,将秸秆绘画带到校园,为学生提供免费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秸秆绘画,促进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人学草画,尤其是让农村贫困妇女通过做草画致富。”王艳萍说。
1.《麦草画 高台:一位麦秆画“守艺人”的坚持与梦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麦草画 高台:一位麦秆画“守艺人”的坚持与梦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2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