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是什么季节,简介如下《静夜思》描写的是秋季。《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所作的。此诗描写了秋日夜...
在网络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梗概是当年德国追随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清朝并占据了青岛后,除了加班加点地强取豪夺,还博爱之心泛滥,并没日没夜地修建了80多公里的下水道,宽阔得能开二路汽车。
然后,青岛就凭这80公里下水道完美解决了青岛市的城市排水问题,在其他大城市因雨季而动不动就内涝成灾、家门看海的情况下,青岛却从来洪水入海、气定神闲。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严谨的德国人本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将眼光看到了100年以后。若干年后在青岛城建人员整修德式下水道时,匪夷所思地发现有零件损坏,一筹莫展之下只能求助于德方,然后德国胸有成竹地表示,不用担心,在损坏的零件周围三米范围内,肯定有一个藏有备用件的地方。结果。工作人员细心查找,果然在附近的一个小匣子内发现一个陈旧的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的零件还锃光瓦亮,于是大家纷纷感叹,德国人真是严谨到令我们黯然神伤。
类似的案例还有上海地铁1号线,不比不知道,一比才发现2号线简直不能要。德国人设计的地铁1号线,不仅在出口处设计三级台阶防止雨水倒灌,在出口处设计拐弯减少空调耗电,更把站台设计的更宽,加装了保障乘客安全的提示牌和站台门面。而我们的2号线,下雨有瀑布,晴天有热度,没事还得注意乘客危险和站台拥堵,对比1号线简直相形见绌。
于是,德国人的严谨,让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都自惭形秽、自愧弗如。
想不到都2021年了,还有某些坐井观天的公蜘爽文能大行其道,妄图忽悠那些早已见识过外面世界的中国人民。
只不过,中国人民不屑一顾的潮水还未到来,公蜘们的脸先肿了起来,因为良心下水道的母国竟然发洪水滔天了。
在这个气候不太正常的2021年,德国发生洪涝灾害本不是稀奇事,但拜公蜘所赐,德国下水道早已封神,油纸包更是穿越古今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德国发了千年不遇的洪灾,而且还造成了至少160人死亡,670多人受伤,这不是把脸当屁股扇吗?这种大水冲了祖宗庙的事,你让德国以后在公蜘界还怎么混?
不过这似乎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毕竟。无论是良心下水道还是锃亮油纸包,都是公蜘们闭门造车的生搬硬套,德国做不到最多让它们上蹿下跳。
德国最担心的,是肉眼可见的盛极而衰。而造成德国加速衰落的,是昔日被德国引以为傲的一个叫做“秩序”的东西。正是今日德国秩序的塌方式崩塌,深刻颠覆了德国传统的社会与国家体制,才使得德国在洪涝灾害面前不仅无能为力,而且由于秩序崩塌带来的缺陷暴露无遗。
从客观上说,本次波及西欧数国的特大洪灾确实前所未有,甚至可以说就是千年不遇。但主观因素却是真正的推波助澜。德国基础设施的常年滞后,尤其是下水道和油纸包的年久失修,导致洪水一来,德国立刻成为一片泽国;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德国的政客精英们不仅拿不出组织救援和善后安抚的完备方案,更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责任,将罪名毫无保留地推到了该死的天气身上。
这也意味着,德国在本次千年不遇洪涝灾害带来的灾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或者说,还没有开始。
而可以预见的是,德国无能为力的处理方式,必然加速德国的沉沦,再加上德国本就地处欧洲十字路口“四战之地”的尴尬区位,德国神话的破灭不过是时间问题,德国也终将滑入万劫不复的堕落深渊。
关于德国秩序,也就是“严谨”,静夜史认为可以理解为“集权”,毕竟只有集权才能办事,而这种集权最早要从罗马帝国时代说起。
和很多蛮夷没有历史只能从其它文明找寻一样,德意志最早的历史,出现在罗马帝国的文献中。
日耳曼人,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的民族的统称。因气候转冷南迁后,和罗马帝国产生了激烈冲突。
476年,日耳曼蛮族国王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从此西欧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彼时的日耳曼人,大致分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和哥特人,其中法兰克人是德意志的祖先。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后,宫相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于800年加冕称帝,法兰克王国升格为法兰克帝国。
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帝国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前身。962年,东法兰克国王暨奥托王朝的奥托一世为了给自己镀金,逼迫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给自己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神圣罗马帝国由此横空出世,历史上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伏尔泰曾说:“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字里行间都是不屑和嘲讽。
虽然德意志民族分布范围和神圣罗马帝国大致相当,但德国不等于德意志民族。一般认为现在德国的两大源头,分别是1198年成立的条顿骑士团和作为神圣罗马帝国邦国之一的勃兰登堡。
条顿骑士团是完全听命于罗马教廷的军事武装,他们为了捞钱也时常作为世俗政权的雇佣军存在。1202年,波兰王国为征服普鲁士,邀请条顿骑士团作为雇佣军,但高歌猛进的条顿骑士团直接在征服的普鲁士土地上建了国。
于是,受伤的波兰选择和立陶宛合并,条顿骑士团国只能臣服。
1522年,来自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接受了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建议,成立了不受教皇控制的普鲁士公国。1618年,普鲁士与勃兰登堡合并,成立勃兰登堡—普鲁士共主联邦。
勃兰登堡,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之一,勃兰登堡边伯也是七大选帝侯之一。
勃兰登堡—普鲁士共主联邦形成后,很快就马不停蹄地卷入了爆发于1618年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名为天主教阵营和新教势力的对抗,实则是欧洲各国对哈布斯堡家族的群殴,而地处欧洲中央的神圣罗马帝国则成为主战场。
这场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并开启欧洲近代史的战争,给德意志民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创伤,各邦国损失了25%~40%的人口,男性更是死亡近一半,勃兰登堡—普鲁士也元气大伤。
要想富国,首先强兵,“大选候”腓特烈.威廉对勃兰登堡—普鲁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推动军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了一支直接听命于国王的常备陆军,彻底颠覆了以往士兵听命于贵族的模式。
1655年第一次北方战争爆发后,勃兰登堡—普鲁士趁机脱离波兰控制。1701年,普鲁士王国正式成立。
普鲁士王国成立后,绰号“士兵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继续深化改革,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军队的改革使普鲁士迅速强大,而强大的普鲁士最终又统一了德意志,所以崇尚服从的普鲁士精神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德国,这是德国所谓“严谨”的开端。
1740年,腓特烈二世继位并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扩张。从奥地利夺取西里西亚,并伙同俄罗斯和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腓特烈二世也成为普鲁士历史上唯一一位“大帝级”君主。
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这场被欧洲人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的战争,除了欧洲大陆的混战,英国还在北美和印度击败法国,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而因打击法国和支援普鲁士导致的元气大伤,使英国加重了对北美的剥削,直接导致了北美独立战争。
而欧洲大路上,普鲁士在以一敌三的战争中也差点儿灭国,幸亏沙俄领导换届,新沙皇彼得三世对普鲁士文化推崇备于是临阵倒戈,普鲁士才最终转危为安。
随后,普鲁士又两次参与瓜分波兰,实力不断膨胀。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伙同其他欧洲国家组成反法同盟,但连败5次,拿破仑将奥地利和普鲁士之外的德意志邦国组成“莱茵联邦”,作为拿破仑帝国附庸。不仅如此,拿破仑还要求奥皇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1815年,拿破仑覆灭,随后德意志地区以奥地利为首组成德意志联邦。
1848年1月,波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虽然大多很快失败,但冲击了传统的君主与贵族体制,并间接推动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在德意志统一的呼声下,作为德意志双雄的普鲁士和奥地利都面临着谁来独掌乾坤的选择,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1862年,俾斯麦担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他除了上台之初就抛出“铁血”政策,表示德意志统一唯有不讲武德地使用武力,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奥地利不是统一的那块料,尤其是在普鲁士面前,它就是个奥利给。
于是,普鲁士先是在国际社会闪转腾挪,得到了英俄等国中立的表态。随后又做出了开除而不是开吃奥地利的政策,于是普鲁士开始了统一“小德意志”的努力。
作为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印度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是西方国家眼中名副其实的“民主典范”和“自由先锋”,有名有姓的朋友加起来可绕地球三圈。
一般而言,想要朋友成群,要么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毕竟在鹤立鸡群的超强实力面前,其它噤若寒蝉的国家没有说“不”的胆量。
而印度作为实力远不如美国的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主要是因为印度人傻钱多。在广大国民还在忍饥挨饿的时刻,印度为了有声有色的大国梦,常年坚持高价买买买,深深俘获了国际军火贩子的芳心,于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争相将印度奉为座上宾,抛出的橄榄枝足够给印度人民人手编一个箩筐。
当然,美俄等大国之所以敢于将大量的先进武器卖给印度,甚至打包送生产线,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从来不曾崛起过。从1947年自立门户以来,印度70多年如一日,长期坚持不崛起,烂泥扶不上墙的表现令美俄等国家都安心落意。
因为没有实力,所以大家对印度都非常客气,不过这绝不是印度的本意,毕竟印度这只“三泰虎”想要的效果是“猛虎一声吼,兔儿抖三抖”,但现实情况是兔儿不仅没抖反而还想再卷自己一顿,这就让印度在颜面扫地的同时,感受到了深深的侮辱。
所以,印度虽然稀罕被美俄等国众星捧月的感觉,但却始终有一颗大国崛起的雄心。毕竟,印度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头有脸,它们想要的是印度神话而不是印度笑话。
但奈何印度崛起是比“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更恐怖的地狱级任务,在印度不断鼓吹与中国“平行崛起”时,印度精英的碰瓷心态和词钝意虚跃然纸上,这是印度最无语凝噎的地方。
在静夜史看来,印度大国崛起之所以难于登天,根本原因在于印度2000多年前缺了秦始皇,2000多年后缺了毛主席。
说白了,印度的热土,天生没有孕育伟人的土壤。
当然,在印度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你要说全部是乌合之众也未免太过偏颇,毕竟印度裔早已占领了硅谷的CEO宝座。事实上除了阿育王、超日王、巴布尔等古人,现代印度历史上确实诞生过至少三位领袖,对印度的诞生和崛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甘地,比如尼赫鲁,比如莫迪。
只不过,无论哪位领袖,都难以带领印度走向真正的崛起,反而将印度带向了不断跑偏的奇葩道路。
1、“圣雄”的首鼠两端
作为印度人心目中德高望重的圣雄,甘地一直是印度历史上的传奇。
作为印度土邦首相的儿子,甘地原生家庭相对富裕,这是甘地能够前往英国留学并见识外面世界的根本原因。
而一旦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缤纷多彩,再加上殖民地身份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甘地渴望和英国殖民者划清界限的思想就油然而生了。然后甘地找到了自己的组织,也就是国大党。
作为在印度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政党,国大党全名印度国民大会党,起源于1885年12月的孟买,创始人是英籍印度退休文官A.O.休谟。
国大党成立的初衷,是英国殖民者联系英属印度地主和商人阶层的桥梁,是为地主和商人阶层刷存在感的平台,其斗争目标也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实行自治并保护地主及商人阶层利益。
而后国大党经过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在1920年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确定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甘地也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
尽管从1927年开始,尼赫鲁代表的左派将国大党的斗争目标转向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但其斗争方式依然是非暴力不合作,和世界其他地区狼烟四起、烽火遍地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国大党之所以坚持非暴力不合作,反对暴力运动。除了国大党作为资产阶级政党本身带有的妥协性,根本原因在于国大党既是在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的被压迫者,也是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的买办合作者,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国大党最害怕的,是底层民众觉醒后将自己一并推翻,所以甘地一再强调非暴力,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身阶层利益,所以国大党得到了印度资产阶级及地主阶级的支持。
而这种首鼠两端的搞法之所以能够同时团结大多数印度人,根本原因在于甘地在斗争的过程中,不仅号召各宗教要团结,更关心底层穷人生活,比如纺织土布抵抗英国纺织品,长途跋涉到海边煮盐对抗英国的食盐专营,这让甘地在一次次被英国殖民者抓了又放后,威望如日中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彻底被打回原形,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美苏两国为了防止英法等殖民帝国的死灰复燃,大力推动第三世界民族独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等到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但作为名副其实的“离岸平衡手,欧洲搅屎棍”,英国信奉“你若安好,那还了得”,为了挑拨离间甚至“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所以印度作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自然是非但不能免俗,而且要重点照顾。
在国大党成立后,英国随即扶持穆斯林在1906年成立全印穆斯林联盟,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撕裂以及1947年的“印巴分治”打下了坚持基础。
印巴分治毫无疑问不是甘地想看到的,但群众似乎比甘地更愤怒,于是在印巴分治后,印度教极端分子高德西在1948年1月30日刺杀了甘地。
甘地的遇刺身亡,不仅宣告了甘地时代的结束,为尼赫鲁时代拉开了序幕。更宣告了甘地试图以“印度公民身份”整合印度民族认同的尝试彻底失败。
毕竟,就连历史源远流长的我国,也至少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有了自己的民族认同,从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创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并流”,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思想甚至要晚至抗日战争期间。
所以,甘地一人是不可能整合印度并形成印度民族意识的,后人的努力同样重要。
2、“开国总理”的如意算盘
作为印度真正意义上的开国领袖,尼赫鲁在甘地去世后,继续为印度的崛起而不懈奋斗。
相比于其它饱受西方殖民者奴役的亚洲国家,印度的开局实在太好。
虽然印巴分治让印度相比于英属印度少了近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且还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更尴尬的是东北六邦还几乎被东巴基斯坦彻底隔断。
但29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众多的人口,更因为没有战争或革命的“洗礼”,印度保留了大量英国殖民者的遗产,包括超过6万公里的铁路、超过600万的技术工人以及相对成熟的棉花和黄麻纺织业。
而且更有利的是,因为奉行“不结盟”的印度处于亚欧大陆的“缺口”处,是苏联走向四大洋的窗口以及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后一环,所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印度礼遇有加,尤其是苏联,不仅给钱给物,帮助印度建立工业体系,更在国际社会频繁地为印度站台。
虽然美国一度和巴基斯坦结盟,但对印度的也是有求必应,比如在1962年中印战争后期将航母开进孟加拉湾,为惶惶不可终日的尼赫鲁壮胆加油壮胆。
而除了美苏的争相拉拢,领导不结盟运动的印度也早已是名副其实的第三世界领袖,在国际社会可谓一呼百应。
可以说,在印度还没有开始努力时,就已经实现了尼赫鲁所谓的“有声有色大国”的梦想。
然后,向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作为比甘地家世还要显赫的人,尼赫鲁的站位无疑更高一点,所以他也深知印度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以及印度需要完成哪些历史任务。
在尼赫鲁看来,印度主要需要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继承甘地遗志建立印度民族意识、扭转一盘散沙局面建立强有力国家机器、推动工业化增强印度综合国力。
鉴于甘地的死已经证明宗教难以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所以尼赫鲁坚定地选择了世俗化的方向。
但问题是,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难以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的各个角落,更因为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所以消灭文盲根本难于登天。
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极端妥协性,尤其是各方势力的龙蛇混杂,使得印度作为所谓的民主典范,根本就没有什么凝聚力和统治力。因此对于全国560多个土邦,尼赫鲁采用的不是辣手摧花,而是连哄带骗。说白了,尼赫鲁就是靠着自己的威望将印度的统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那么尼赫鲁之后呢?而且比土邦造成的山头林立更可怕的是,印度的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阶级的手里,占全国大多数的贫民反而无立锥之地。
土地分配的严重不均,首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不过在这个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大国,低种姓上升的渠道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以下犯上”,而是忍辱负重的苦难轮回。
他们相信,今生多受苦,来生必定成为人上人,所以大多数印度人,尤其是底层民众从一出生就主动“躺平”,所以土地矛盾不易造成社会矛盾。能让印度人一见面就刀枪问候的,是宗教的冲突。
而尼赫鲁最焦虑的,是印度的工业化。想想苏联提供了比新中国规模更大的工业化援助,但印度土地却在地主手里,无法保证项目落地,这也意味着印度的工业化根本就无从谈起。
话说1991年,那是一个冬天,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深情地发了言。然后随着红旗落地,令世界胆战心惊的苏联彻底解体。
值此圣诞佳节之际,西方世界纷纷表示,感谢苏联百忙之际准备的大礼包。感谢苏联用燃烧自己的方式照亮西方世界前行的道路。而一手推动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则至此被西方国家荣耀加身,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广泛赞誉。
但苏联解体毕竟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虽然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增加了一个章节,或者高考中多了一个考点。但对于苏联及世界而言,苏联解体作为终结两极格局的标志性事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而随着超级大国苏联的一分为十五,各加盟国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乌克兰,是最令人唏嘘的角色。
苏联解体以来,除了加盟时间不长、体量不值一提且第一时间投向西方怀抱的波罗的海三国,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加盟国过得并不如意。由于斯大林模式的积重难返,尽管苏联解体后各国纷纷自立门户,有了改旗易帜和改弦更张的时机,但历史包袱沉重到令人窒息,再加上急于一路向西的各国纷纷轻信西方推行水土不服的“休克疗法”,导致苏联解体后大部分加盟国非但没有脱胎换骨、东山再起,反而每况愈下,甚至行将崩溃。
而乌克兰尤其如此,其苏联解体30年以来令人匪夷所思的恐怖落差和一日千里的败家速度,是叶利钦听了会沉默,戈尔巴乔夫听了会流泪的存在。
那么,乌克兰怎么就走到了如此令人唏嘘的地步了呢?要知道,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二哥,在苏联解体后得到了至少30%的苏联遗产,见军事力量就包括70万军队、6000多辆坦克、1500多架飞机、300多艘舰艇、176枚洲际弹道导弹、2500件战术核武器,以及图—160战略轰炸机、伊尔—76重型运输机,等尖端科技,各有3000多家国防军工单位以及300多万军事工业从业人员。
不仅如此,苏联时代还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安东诺夫设计局、马达西奇公司以及南方机械制造厂等国之重器安置在乌克兰,并在苏联解体后以“原归属地”的原则成为乌克兰的家当。
因为庞大的苏联遗产,黑土地广阔的地理环境,再加上面向黑海且扼守俄罗斯西南大门的区位,乌克兰从苏联解体以来,还未努力就是满级大号,是名副其实的第三军事强国。
但仅仅30年时间,乌克兰还未和其它所谓第三军事强国一样被无情蹂躏,就先自己主动堕落甚至当场去世了。
而之所以走到如此尴尬的地步,在静夜史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主动弃核
没有核武器的乌克兰一文不值。
乌克兰之所以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军事强国,根本原因不在于继承武器种类的琳琅满目和数量的多如牛毛,而是核武器的不寒而栗。
从1945年7月世界上第1个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璀璨放射开始,人类正式进入核时代。
而1945年8月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美国两颗原子弹的“现场教学”,也让全世界真正见识到了核污水毁天灭地的恐怖威力。
而后各国无不加快了核武器研制的步伐,随后苏联、英国、法国、中国等国纷纷成为拥核国家。
因为核武器威力如此强大,尤其是具备同归于尽的巨大能量,所以即便是美苏等超级大国,也不敢轻言战端,这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没有擦枪走火的根本原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谁要是主动发动核战争,对世界造成巨大的伤害,那么谁就将成为众矢之的,核战争也必将成为“杀敌1000,自损1200”的得不偿失之举。
而因为没有世界大战改变国际格局,使得二战后的战争频率虽然有增无减,但基本是大国操纵的代理人战争。所以各大国无不珍视自己的核垄断地位,对擅自研制核武器的国家进行惨烈的再教育。
这也是各大国不想让乌克兰拥核的重要原因。但问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不敢像对待伊拉克一样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中俄下手,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确实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乌克兰已经拥核的情况下,只要乌克兰说不,即便是美国也只能望核兴叹。
但乌克兰选择了“自废武功”,理由是没钱。
这是一个令人无语凝噎的理由,毕竟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的乌克兰,什么宏图伟业都是虚的。
虽说继承了苏联的很多好东西,但就像难以变现的收藏品一样,真正是捧着金饭碗要饭,所以在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异口同声地表示只要乌克兰弃核就主动提供救济的情况下,乌克兰英雄气短,吃人嘴软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不再中立
乌克兰最尴尬的地方在于,在可以选边站的时候选择了左右逢源,在需要保持中立的时候却没有了自力更生的本钱。
苏联解体后,和其它独联体国家一样,乌克兰也开始了一路向西的狂奔。
但问题是,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一样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被寡头集团夺了命脉,更被休克疗法折腾得半死不活,但大毛和二毛终归不是一回事。
由于俄罗斯在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猛烈打击后依然具有令西方国家胆战心惊的强大实力,所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投怀送抱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和不屑,毕竟一个凉透的毛熊才是真正的好毛熊。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国家不仅发动北约和欧盟的疯狂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回旋空间。更和俄罗斯境内的车臣武装遥相呼应,将俄罗斯搅得天翻地覆。
更可怕的是,苏联解体后,西方资本蜂拥而至,伙同勃列日涅夫时期崛起的特权阶层巧取豪夺,大量贱卖苏联国有资产,导致通货膨胀、民众贫困,俄罗斯更是失去了强大而完善的工业体系,不得不靠出卖资源为生。
而为了让俄罗斯彻底失去东山再起的可能,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其它苏联加盟国就成为西方国家重点拉拢的对象。
但俄罗斯岂能坐以待毙,为了生存,俄罗斯最终在普京时代选择了奋起抗争,导致夹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乌克兰成为夹心饼干。
从本质上讲,乌克兰是非常渴望融入西方大家庭的,毕竟虽然和俄罗斯同属东斯拉夫人种,但乌克兰却苦俄罗斯久矣。
历史上的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文明的共同源头,但在基辅罗斯盛极而衰后,蒙古帝国的西征彻底改变了东斯拉夫各民族的命运。
地球 灰尘 拥有 一万 音乐 耳朵 鲜花 不 再次 孤儿 单一的 月儿音乐站 在古典音乐中,有一种音乐是专门在晚上演奏的,那就是小夜曲。它通常在户外玩耍。传统上,小夜...
一个 教学/学习/简报/案例研究 题目《静夜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认识10个新单词,正确并情绪化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流程和方法: 通过背诵和课堂讨论,感受这...
《静夜思》优秀教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知道9个新单词,能写7个单词。 2.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美好意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 3.阅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
我的真名是袁瑞,全国青联常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重庆市青联副主席,重庆市新协会副主席,九龙坡区政协常委,首届茅盾文...
说到李白的《静夜诗》,你熟悉吗? 我的床脚闪着如此明亮的光,怀疑地上有霜。 我抬起头凝视着月亮,低下头,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小诗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几乎每个人都...
在宁静的夜晚 李宝 声明:本官方号原文谢绝媒体转载。如授权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ID: smxrbweixin)”。...
在这静谧的午夜,打开电脑,静静地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让自己陶醉在悠扬柔和的音乐中……寻找着画卷般的东西,听着夜风在星空的对面歌唱,仿佛是一朵花香,一朵清幽飘逸的云...
题目:静夜诗是不是秋天的古诗解答:不大算,虽然有霜字, 不过这个是表达月光之皎洁, 只能说明那天晚上月空晴朗,万里无云.下面附录一个秋天的古诗:《登高》 杜甫风急天...
题目:有那些”明月”古诗”明月”自古就是诗人门寄托感情的对象.把除了下面的古诗的其他的描写月亮的古诗写下来. ☆《静夜思》☆《出塞》☆《古意》☆《望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