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高温、体阳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部分慢性病。“冬病夏治”是建立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夏季身体最旺盛的阳来治疗一些属于虚寒的疾病,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阳来战胜寒冷,达到标本兼治、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基本介绍
“冬病”是指发生在冬季或冬季加重的一些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感冒恐惧症、中医脾胃虚寒疾病。“夏季治疗”是指在夏季缓解这些疾病,利用缓解的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内服外用一些方剂,防止旧病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历史渊源
中医应用疗法历史悠久。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先民学会用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人们经常在夏天喝雄黄酒,用这种方法治病;:包含很多治疗外伤等疾病的外用药方。
:鸡肉、白醋、猪脂、水、蜂蜜、酒等。用作外用药物和外用调和剂;南北朝时《刘鬼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核桃碾泥治疗白发;宋:将蚯蚓粪饼敷于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明代普济方中,生附子、洋葱唾液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窦炎等。,说明应用疗法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清代《李璇骈文》一书是应用治疗学的一大成就,标志着该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平。
定时信息
其致病因素多发生在夏季,因天气炎热而潜伏在体内,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因此,在夏季预防冬季疾病非常重要。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季病冬季治不好,而夏季治往往能事半功倍。
中医原理
“冬病夏治”的原则归结起来只有两个: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很多,古人总结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邪”,其中寒邪致病多见于冬季。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高温和身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一些慢性疾病。中医理论是关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日月对应”,认为“一体胜虚,消息皆到地”,也就是说季节变化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苏文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是阳病,是阴病。”据说阴阳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疗效医疗
有些虚寒疾病多由体内阴盛阳衰引起,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受外邪侵袭。冬天多云,夏天晴朗,夏天是阳盛阴衰的季节。这时候趁着夏天阳气上升,人体的阳气在夏天有上升和旺盛的趋势,体内彻骨的寒气就容易解决了。使用补虚助阳或温中散寒的药物,很容易消除蛰伏状态下的冬病之邪,这也是中医“春夏养阳”的侧重点,在夏天,身体的阳气充沛,气血运行旺盛,所以药物最容易吸收。夏天,三伏天,最容易恢复和帮助身体的阳气,增强外部功能,提高免疫效果。
另一方面,中医认为虚寒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夏季治疗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恢复功能平衡,增强免疫力,彻底提高体质。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夏季穴位贴敷可明显提高免疫指标,调节免疫蛋白功能,减少β受体反应,改善机体免疫状态。
治疗信息
治疗冬季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如针灸、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内服温阳中药和食物。经过几代中医科学家的反复实践和研究,证明了在炎热的夏季,中药穴位贴敷对治疗冬季发作或易发作的疾病是有效的。
一般来说,应用疗法最好在夏天,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更日为始赋,第四更日为中赋,立秋后第一更日为末赋。三伏天涂一次,贴三年。对于病史较长或病情顽固者,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适应症状
呼吸道疾病是冬季疾病夏季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其适应症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型咳嗽等阳虚或寒热混寒的患者;也适用于虚寒体质,冬季怕冷、风、易感冒或反复感冒的患者。
还有禁忌人群:3岁以下儿童、孕妇、恶性肿瘤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过敏性体质强者、感冒发热者、传染病患者、阴虚火旺者,不宜在夏季治疗冬季疾病。
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小心使用辛辣干燥的产品,防止阴伤。夏天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辣、暖、香、干的产品,容易导致精华素过度干燥和暗耗。因此,你应该仔细吃肉桂、胡椒、茴香、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的龙眼或荔枝。
其次,避免大量服用冷制品。夏天热,容易贪冷喝冷。如果吃了大量的感冒产品,很容易损伤中阳,削弱脾胃,甚至损伤全身的阳气。从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到严重的阳虚慢性疾病。
第三,注意吃大量的脂肪、甜腻的产品,因为夏天容易出现湿热,湿热之邪容易侵入人体。如果摄入大量的脂肪和甜食,很容易导致内外湿热结合。
第四,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出汗过多,造成气阴两虚。
三福田科普知识
小龙寺提醒你,夏天更适合治疗骨病。
1.《冬病夏治的原理 中医与中药学普及:什么叫冬病夏治,它的治疗原理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冬病夏治的原理 中医与中药学普及:什么叫冬病夏治,它的治疗原理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5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