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语文成绩,其实就是“少做题,多看书,好好看书,好好看书,看全书”这么简单。只要把握住“读和写”这两行字,也就是说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语文素养!
01
说话小心点,多读书,你就成了!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高考成绩总是不尽人意。李希贵先生成为校长后,实施了一个名为“语言实验室”的项目。
按照“计划”,每周六节语文课,其中两节由老师授课,四节免费供学生看书(包括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点,表达方式,语文知识。
一个教高一的语文老师不同意,悄悄推开教室门对正在学习的同学说:“别听李校长的套,怎么能不说呢?”然后再大声说出来。
这件事被李校长知道了,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发了一份语文试卷,并请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初中一年级的侄女参加高一的统考。这两个孩子高中没学过语文课本,但一直坚持读。
结果李校长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都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平均分是80分)。李校长笑着问:“我们谈了这么多,有用吗?”老师沉默。
该计划实施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提高,彻底改变了高考语文成绩低下的状况。
说话小心点,多读书,你就成了!语文学习很简单吗?
02
有什么秘密?两个字:读和写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例子不典型,高中生有自学能力,当然可以。
好,再举一个普通小学普通班的例子。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中学教师经常抱怨,因为小学老师教得不好,中学教育质量不高。
小学老师肯定不认可——你怎么把责任推到我们小学老师身上?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前几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统一考试,看小学教学质量如何。
没关系,但是有一个惊人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都是区里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班的,班里其他同学排名都很靠前!另外,这个班的数学成绩也不错。
杨巧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怎么教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难以置信!
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主任邓安智。这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着人们来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调查杨巧云教语文的情况。
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件是看书,看了很多课外书;第二是写日记。有则长,无则短,但要坚持写下去。基本没有其他作业。
她给邓安智看了一些同学写的日记。学生写的日记长短不一,从几百字到几千字,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有包罗万象的,难忘的,有形的,议论文的,也有写作阅读的体验。
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论关羽》,让邓老师大吃一惊!学生写道:“关羽忠心可嘉,却没有大局,毁了刘备的前程。”。
在日记中,同学们详细记述了关羽的忠义,缺乏全局。一篇日记全是千言万语!
在这个班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很多日记都有标题,其实是“作文”。我对邓老师说:“靠自学长大的学生,不仅身体强壮,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没有“色彩”,但她是按照学语文的规律来教的。六年来,她一直坚持引导学生读写,让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色彩!”
邓老师接着说:“全区小学生3000人,前17名都是她班的学生。这叫大放异彩!”杨老师是怎么教语文的?两个字:读和写。稍微复杂一点的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03
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是一个“读”字——多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红色科学家冯其庸读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他没有学校可上,只能回家种地。他书包里从学校借来的《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不知道他看了多少遍,好让很多回复都能背下来。
他一边种地一边继续找书。在此期间,我读了《论语》、《孟子》、《温孤管子》等名著。有些人似乎明白了。
17岁时,在哥哥的支持下,他通过了镇上办的中学。教语文的丁月斋老师说,冯其庸读书比别人多,理解力很强,他一定是个“书香门第”。冯先生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向涛家庭”,甚至是一个“饥寒交迫的家庭”。
丁老师对的评价很高,这使他很受鼓舞。冯先生说,丁先生有三句话对他影响很深。
第一句话是:“早读晚写。”
尽管冯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但他的学业却没有中断。
第二句话是:“读书要从识字开始。”
第三句话是:“文章写完还要看几遍。”
冯其庸先生说:“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回想起来,丁老师的这些话还是对的。我现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字都忘不了这些字。而且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古汉语学的太差。自己的文章要看好几遍才敢放过五到十遍!”
丁月斋是怎么教语文的?一是欣赏学生,二是开导和传授方法。冯老师的例子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是一样的,就是多读书。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要激发兴趣,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多读书。
04
解释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李振村先生,出生于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小学五年级时,一位名叫许的京剧演员教他中文。这个“门外汉”不会解释,但会朗读。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说一口流利优美的普通话,是一个感情丰富,表达能力很好的演员。
山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这么纯正的普通话,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带着巨大的情感大声朗读!李镇存被徐老师的朗读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讲解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活在学生心中。
老师经常给学生读课本外的漂亮文章。下雨了,教诗;下雪了。教关于雪的诗。学了就叫回来。
李镇存痴迷语文。徐老师见李镇存作文写得好,说:“我们村里会诞生一个未来的作家!”又偷偷派了几个包书去李镇存那里读书。
当年茅盾的《林家铺子》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是不许看的。徐老师在李镇存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
激情与梦想,带着年少的李真存一头扎进书堆里,无法自拔。在那个文化沙漠时代,他竟然读了五十多部小说,包括中国古典四大古典小说。1981年高考,李镇存虽然数学只考了40多分,却考上了山东大学中文系。
现在,他真的成为了一名作家。他一到中年就写书之类的。他也因为长期从事语文教学而成为一名语文教育家。李镇存感慨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他们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有了困窘和向往,人的内心会变得格外纯洁,人的情感会变得格外丰富,人可以爱读书爱学习。”
徐老师从未研究过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法和课程标准,但他知道动机、阅读的重要性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是的,下雨的时候教你写雨天的诗,下雪的时候教你写下雪的诗。更“情”的是什么?
梦想和渴望是孩子学习的引擎。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宝贵经验。想一想,这样做难吗?-不难。
05
对不想学习的学生采取一些强硬措施,难道不能养成兴趣的习惯吗?
高林生的父亲不是这样教中文的吗?必要的纪律是必不可少的,严格程度还要更严格。孩子终究是孩子。
像李希贵先生一样,高林生现在是一位全国闻名的教育专家。高林生是我的学弟。
高林生被师范学校录取时只有15岁。他是一个穿着大短裤的孩子。整天手里拿着竹板或者月牙板(说的是山东快书的铜板),边说边唱。长长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和长长的快板《惊白虎团》生动传神。
数学,理科,化学成绩勉强过得去,偶尔数学不及格,语文成绩却很优秀,却很少关注自己喜欢的语文课。你在做什么?偷看课外书。用他的话来说,课本上的那些古文和诗词,小时候都会背,课本上的现代文,看一遍就差不多记住了,不想听老师讲。
那倒是真的,谁叫他念念不忘呢!
但是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有时候还会赢两三个名额,相当于拿了第二名,去探花。
说到背古文,必须从他父亲说起。高林生的父亲是中央大学的高材生,他通晓古文,精通音乐。解放后,他在徐州一中当高中语文老师。一本《论语》和一本《史记》烂在他肚子里。
高林生继承了他的家庭教育。在父亲的管教下,《温孤管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背下来了,至今没有忘记。
高林生说他父亲教他的方法很简单。我给你一本带注释的《中国古代散文评论》和一本字典。学会它!读个七八分,背出来。那才是真正的“独立调查”!我不会背,不给吃,有时候还打人。
高林生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太贪玩了,坐不住。爸爸不得不弹了几次。但统治者确实对我有威慑作用。”
我开玩笑说:“看来不能随便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我不能为天赋而战”,这至少适用于你。"
高林生笑着说:“这叫因材施教!一开始爸爸强迫学习,后来尝到了甜头,对读书产生了兴趣,读了也不问。”
这是事实。高林生现在被家里的书包围着,可以说是一家书店。他的知识真的是自己读的。对于不想学习的学生(其实大部分孩子一开始都不想学习),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当然不是体罚)。他们一旦尝到甜头,有了兴趣,养成习惯,不就成了吗?
必要的纪律是必不可少的,严格程度还要更严格。孩子终究是孩子。
06
如果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要看书了,就像牛一样,吃草就吃东西。
说到习惯,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我在山东老家读完小学。1954年夏天,我小学毕业后来到徐州。当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四年级的时候,张老师还带领我们一句一句的读课文,课文都是要求背诵的。
五六年级的时候,徐老师和白老师都在串联说话。系列完成后,他们分段,写意思,抄中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大部分课文都是要背的。《开国大典》《铁蹄头》《燃烧的赤壁》都要求我们背诵。
从初三到六年级,每天写一个正楷,四行小写字母。所有作文都是用毛笔抄的。值得一提的是,高三的时候,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绘本(漫画书)非常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和古典四大古典小说中都有画册。
看完画册,想看原著。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我看着看着就像不懂一样。当我遇到“诗言”的时候,“诗中有赞”的说法,我就跳了过去。
记得第42遍看“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禹州输给韩进嘴”,很失望的喊了一句“写得不好”!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吼,断桥倒流”,和京剧里唱的不一样!
后来看了《水浒传》。一个喜欢书中的人物,一个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看了好几遍。
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如果有书,我一定要看。就像牛一样,如果是草我就吃。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受到李老师的启发和启发,萌生了当作家的想法。心中有了梦想和憧憬,读书就成了兴趣,成了追求,成了觉悟。
那时,我经常去父亲的办公室看报。时间长了,如果有一天不看报,好像少了什么。我很小就养成了看报的习惯。很小的时候,我就成了读书看报习惯的奴隶。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如何让孩子学好语文?我的老师告诉我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阅读积累的。
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其实就是“少做题,多看书,好好看书,好好看书,看全书”这么简单。
只要把握住“读和写”这两行字,即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一定会有很好的语文素养!
1.《学好语文的方法及技巧 掌握这6个方法,学好语文其实很简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好语文的方法及技巧 掌握这6个方法,学好语文其实很简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36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