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阅读
附子泻心汤,以附子、三黄配伍,主治阳虚、胃热蕴结、心满恶寒、汗出、脉沉。
那么这个处方在临床上应该如何应用呢?
这篇文章告诉你李赛梅教授、冯教授和先生的病历。
李赛梅教授病历
谢某,女,24岁,2000年6月27日首次确诊。
心悸、胸闷、心烦、失眠半年以上,伴有畏寒、身痛、肢冷、口臭、学习压力大、注意力难以集中。舌红,苔黄腻,脉细,脉95次/分,听得见早搏2-3次/分,
心电图显示心肌劳损。
甲状腺功能试验显示FT4升高。
在炎热的夏天,病人穿长裤和厚衬衫。
因外寒内热证,加附子泻心汤。
处方:
熟附子(先煎)12克
炙甘草和大黄各15克
黄连、黄芩各10g
太子参30克,生地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3剂。
二次诊断
所有症状明显缓解,4剂后病情持续好转。
经过20多天调理,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
患者平时体质差,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肝气不畅,长期抑郁。
木王珂土,脾虚湿盛,导致湿热、心、肝、胃火发炎,以致心烦、失眠、口臭;胸闷是湿热阻滞、心气不足所致。畏寒肢冷,身痛皆因卫阳不足,经络皮肤营养不良所致,实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
附子泻心汤采用寒温结合的方法,温阳泻热,佐以人参、地、草,仿炙甘草汤之意,以固本培元、养心通脉,方证一致,方能见效。
冯教授医案
颜,男,42岁,2008年2月5日确诊。
胸闷,感冒3天。五天前,我出现了畏寒、发烧、头痛等症状。中西药治疗后,胸闷,身冷,口干,大便正常,舌黄腻,脉弦细滑。
脉顺尺,舌苔黄腻,口干纳呆,胸闷,阳明实热。寒体,发现于中西医治疗中,身体因津伤而陷入虚寒。
综合分析:
太阴、阳明合病,上热下寒,为附子泻心汤方。
处方:
大黄6g、黄连6g、黄芩6g
川附子(先煎)6g
结果:
对于前四种成分,大黄用沸水浸泡,随汤煎煮,服用一剂。商,与茯苓同饮。
刘渡舟先生的病历
宋x x,男,48岁,腰部以上出汗心烦,腰部以下不出汗感觉冷。
有遗精,阴部冰凉,阴茎回缩,大便稀,一天一次。舌暗红色,脉滑。
这是阴阳不和,上下水火不相交。应视为清上温,降心肾交通。
熟附子(水煮)大黄10克
黄连、黄芩各6克(开水浸泡)
这药和果汁一起服,两剂。
吃药后大便一天两三次,但不稀。下肢由冷转暖,出汗烦,湿梦萎缩。只有阴部还觉得冷。
舌尖红,脉沉。
这是邪火已清,阳气尚未到达全身,再用三剂四逆散原方治愈的形象。
该病例临床表现为寒热混杂,热是真热,寒也是真冷,临床上难以辨证论治。
一般来说,上焦热滞容易导致下焦冷,这是因为人体内的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下焦阳气郁结,无法释放,必然导致下焦阳气不足,内寒。
所以用附子泻心汤,附子是专门煎温降寒,三黄渍清热。这样一来,寒热之品与其气不同,熟品与其性不同。虽然草药是齐头并进的,但它们的优点是分开发挥的,这样阴和杨灿就可以和解,水和火可以互相帮助。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泻心汤和炮制附子组成。《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心痛恶寒汗者”,其病机特点为热邪过盛,而真阳不足,人体不足。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不协调的矛盾。阳热,阳冷。为什么杨灿虚与热邪并存?
如果我们看一下上下水、火、阴阳的吉吉系统,它一定会产生上热下冷的格局。
但是,如果从杨琪与邪火的关系来理解附子泻心汤,似乎病变的本质可以触及更多。
《苏文·阴阳应象大论》说:“火强则弱,火少则强。火强吃气,气少吃火;强火散气,小火上火。”。
这段话为我们理解阴阳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少火”(即生命活动之火)是全身产生杨琪的根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保证,所以有“少火即怒”之说。
而“强火”(即“邪火”)是“小火”的克星,既能“吃气”,又能“散气”。
在邪火过盛的病理状态下,如果蚕食人体的“小火”,就会逐渐导致杨琪不足。
阳衰越多,火升越多,火升越多,阳衰越多,形成恶性循环,邪火旺盛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要打破这个循环,恢复阳气,单靠扶阳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只有排除邪火,采用温阳气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只有在“火强气弱”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火少气强”,这是附子泻心汤的主导治疗思路,一方面以三黄清热泻火,另一方面以附子温真阳。
了解附子泻心汤的病机形成原理和附子泻心汤的组方原则,无疑有利于把握附子泻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附子泻心汤,寒热结合,常用于寒热混合。
将此文转发给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医名医使用附子泻心汤的临床经验。
关注“中医界”。微信官方账号免费观看最新中医教学视频
1.《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三位名医验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三位名医验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5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