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武陵以南的古国——南越的故事,略作删节
本系列还有另一篇文章:
广西人属于外貌容易辨认的南方人。广西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罗越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越文化,并将其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广西文化。那么,珞月文化到底有多辉煌?
广西崇左华山岩画——古代洛岳人的杰作
百越民族的构成复杂,经过两千多年不同史籍的记载,有许多歧义。以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古老民族Xi瓯和罗月为例。他们与中国最大的民族壮族和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有着渊源关系。但是,瓯和罗岳是两个不同的越人吗,还是同一个越人,名字不同?这个历史悬案,长期悬而未决。
百越民族分布示意图
秦汉史籍中,有时称之为瓯或西瓯,有时称之为罗或罗岳,有时甚至称之为,使得后世的认识有所不同。至于Xi瓯与洛岳的关系,由于岭南地区被大量的丘陵和丘陵分割成村落或部落,早期的越族先民并没有建立国家政权,各部落的居住地区也没有明显的地域划分和国界,所以判断只是形成了一些部落联盟。在交通通讯不发达,尚未形成完善的历史记录的年代,追求严格的名称统一并不容易。所以可以认为,在秦朝征服百越之前,大量分散的越部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杂居形态,只能梳理出大致的状态形态。
在Xi瓯和洛岳的聚落上,大致以今天的柳江西岸地区为界,在柳江东南部称为Xi瓯,在柳江西岸地区的西部称为洛岳,在这个西岸地区的毗连区称为洛岳。欧、罗、的历史悬案可以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在先秦时期,欧和罗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越人。“罗”虽然在先秦文献中很少出现,但应该不是空。虽然这两个越人的分布边界不是很清楚,但毫无疑问,他们地理观察的相对位置应该是东北的Xi瓯和西南的罗岳。
地下发现的先秦考古资料显示,桂北与桂南存在差异,说明两地文化不尽相同;现在的壮分为南壮和北壮,两者在语言和传统文化上有很多差异。把古今资料放在一起看,与北方的Xi瓯、南方的洛岳分布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到了秦朝,这两个越人结成联盟,共同抵抗共同的敌人,于是“”就成了连词,或者说是“瓯”。汉武帝定居南越后,欧罗联盟不复存在;汉武帝为了分裂欧罗联盟,让他们恢复先秦旧名。因此,史记中逐渐出现了Xi瓯和罗岳的别称。
灵渠,连接长江系统和珠江系统的古运河
联盟直到平南帝时才存在,分为欧和罗两个越人。因此,在历史文献中,把先秦和汉武帝以后的瓯越人和罗越人分别提到,而把汉武帝以前的秦汉时期的罗欧人作为同一个越人对待。
罗欧联盟有两个活动中心,首先在武鸣的马头镇,然后转移到越南河内。学术界公认的洛岳古国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至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红水河流域和越南。珞月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在中国,主体也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最早的都城位于武鸣大明山南麓。
武鸣是洛岳人的祖籍,也是洛岳古国最早的都城。自2005年5月起,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大明山周边民族历史文化遗址进行普查和研究。结合考古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专家认为大明山南麓是百越民族罗岳的重要发祥地,也是罗岳古国最早的都城。由于武鸣古都在秦军南迁时被毁,后期有可能南迁至罗城。
洛岳古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航运文化、象形方块字、铜鼓文化、冶炼制造文化、岩画文化、巫文化、三界观、太阳文化、龙母文化、玉文化、柱子崇拜文化、干柱建筑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罗越人主要生活在贵州西南部的左江流域和越南的红河三角洲。罗岳因其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为地处中原、华南、西南的交汇处,其文化也因长期多民族的共存、交流、融合而具有多重色彩。其中,这一地区的青铜文化最能体现洛岳文化本身的发展特点。
文莱虚拟位置地图
大约在广西马头落月古都消失的同时,一个“瓯”突然出现在越南北部,其王被称为“安阳王”。这种巧合是偶然还是必然?古代史书中有很多关于“山鸡之王”、“公鸡之王”的记载,中国、法国、越南的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是“山鸡之王”的错误。但后来的越南历史学家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越南封建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是有见识的人,不会出错,所以坚持“男王”的说法。
我不想在这里纠缠“男王”或“罗王”的问题。我们按照越南历史学家后来的说法来梳理一下越南历史发展的轮廓:越南的早期历史是从“男王”建立的文朗国开始的。文郎国传至十八王时,为蜀太子潘所取代;树盘建立了“瓯”,自称“安阳王”,建了一座城,越南人称之为“罗城”。
越南人占据的文莱最大领土的地图
这个“蜀王”从何而来?史书并没有说明学术界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蜀王”一词与四川古蜀有关,认为越南的蜀王可能是从四川迁徙过来的。然而,越南历史学家一致否认了这一说法。
国内有学者认为,越南安阳王是先秦时期开明的蜀王。古蜀国是从蚕丛、关白、郁达夫、杜聿那里启蒙出来的,流传到12世纪,被秦朝灭了。开明王朝的蜀王的后裔南迁到交趾,现在仍被称为安阳。秦灭蜀前316年,应该是公元前311年或者更晚的时候南迁。南下路线经过下州(今四川西昌),跨过金沙江进入耀州(今云南姚安),经云南的离合河、沅江进入越南。到达越南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30年。
越南的古蜗牛城和神话传说中的成都古城也有联系。成都俗称“龟城”。根据《越南古史》,越南也有《金龟传》,说安阳王在封溪建都时征服了公皇后,并有一只龟的帮助,类似张仪建都。所以这是张仪造城传说的演变,也应该是开明子孙南迁后蜀国的传说流传下来的。
三星堆青铜器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似乎变得薄弱了。但是新的考古发现把人们的思想带回了古蜀的现代。如果把90年代在四川广汉发现的三星堆遗址和本世纪初在成都发现的金沙遗址与越南的“蜀皇子”和越南北部更发达的青铜文化联系起来,人们可能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当然,具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种观点是越南人提出的,他们认为蜀王潘不可能是古蜀王,而是当地的越南人。他建立的“瓯”北境,包括今广西左江流域。越南历史学家认为,所谓“以意志反对接君”的“意志”不是别人,正是舒潘。他领导了对秦军的抵抗,从带领越南人进入丛林,到消灭数十万秦军人,再到打败秦军。于是,蜀潘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只有他指挥抗战,才能得到瓯越人和洛越人的称赞和敬仰,最终得到人们的尊敬,取代了男王,成为君主。“这些分析有些牵强。如果《淮南子》中描述的灵渠发掘后的战争都发生在今天的越南北部,那么今天的广西秦军就不会有战争。这可能吗?在我们看来,说秦军“几十万尸流血”的战争发生在今天的广西比发生在今天的越南更为恰当,具体地点大概在昆仑山口,离武鸣马头古都不远。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出“罗欧国”的建立和越南“古罗城”的建设可能与罗欧古都南迁有关,而古都南迁原本在武鸣马头。也就是说,罗欧联盟被秦军打败后,罗欧联盟的主力可能沿着现在的左江向南移动,到达越南河内附近,在那里建立了“罗欧国”,建造了“古罗城”。这是从以下几个问题来分析的:
一、文郎国和欧罗国的资金问题?
古蜗牛城想象图
在罗欧国建立之前,“文郎国”被传给第18任国王。其都城现为岳西,为山地,地势险要;代替文朗州建立的罗欧州首府在河内西北约20公里处,那里有一个马平川,两者相距颇远;“王雄”建立的文郎国都城没有城墙;然而安阳王奥罗锅却建造了“罗城”(由内、中、外三层城墙组成,形似蜗牛)。这是一个结构独特的大型军事防御工程。
安阳王为什么不以王雄原都为都城,而以平川为都城建城?他建设城市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首先,这可能和血的教训密切相关。由于武鸣马头古都没有城墙(曾是洛岳古都,罗欧联盟成立后成为罗欧古都),罗欧联盟损失很大。其次,王雄认为,虽然都都山区地形险要,但没有像大明山那样的回旋余地。由于大明山阻挡不了秦军,王雄认为大渡山也不可靠。
第三,河内和鼓罗城周边地区是平原地区,是重要的“粮仓”。如果秦军占领了它,那就等于让秦军战无不胜;没有城墙的保护,在平原地区是不可能立足的。因此,为了有效抵御秦军,安阳王采不得不修建古螺蛳城。然而,这座古老的蜗牛城是匆忙建造的,可能在它完全建成之前就被秦军攻破了。
第二,欧建立和崩溃的时间。
欧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由于“欧的建立是为了满足欧和洛岳人民共同抵抗侵略的需要”,所以应该是在秦始皇开始在岭南作战之后,战争结束之前建立的。秦始皇开始打岭南的时间应该是前219年的秋冬。从那以后,秦军“被盔甲迷惑”了三年;在这三年里,监工俞世禄凿通了领区来输送他的工资,然后秦军可以继续南下。所以杀瓯军,翻译宋、越人“反而以为其会”,建立瓯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216-215年之间。
广西贵港罗泊湾出土的南岳墓证实了贵港桂林县的身份
秦军今天在越南被安阳王打败了,所以秦始皇在岭南设立的三郡不包括今天的越南。国内也有学者这么认为。秦军在岭南确实受到重创,以致“尸横遍野”,但这只是秦军在岭南作战的一幕,并不是最终的结局。从秦朝的情况和秦始皇当时的性格来看,他不会放弃,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最终结果是岭南三郡的设定。三县中南海县今属广州,桂林县今属贵港,今广西崇左多部古籍中标。如果今天崇左真的被项峻县统治,应该会在它的周围发现墓葬,而且贵港和广州府有很多秦汉时期的墓葬。
广州南越王墓的陪葬器物证实,广州是南越国的首都,曾受南海管辖
但是到目前为止,崇左周边还没有发现秦汉墓葬,更不用说墓葬了。这个很难解释。所以湘县的县治不应该在今天的崇左。秦始皇建立襄郡的时候,崇左县虽然今天属于襄郡,但可能还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另一种可能性是,位于崇左的项峻县设法面对灰尘,并在建立后不久,它向南移动到今天的越南,从而没有留下过多的坟墓遗迹。
3.欧的复辟?
秦在岭南设三郡后不久,公元前209年,陈胜、光武爆发农民起义;到公元前206年,秦朝崩溃了。陈胜、光武起义时,秦军驻守岭南的南海县尉任涛、龙川县令赵佗企图乘机分岭南。原安阳王或其后裔会不会借此机会恢复欧?他们复兴国家比赵佗建立国家容易得多,只要今天驻守越南的秦朝官员被废除或者被杀。因此,欧实际上是在赵佗称南越王之前回到中国的。
然而,没过多久,欧回到了中国,才被赵佗攻破。因为赵佗为了自己成为南越王而想“打败桂林和项峻”,所以安阳王的复辟必然与赵佗的建立发生冲突。
根据考古发现,南越士兵被后人发现,手持环形刀和钩子
记载了赵佗入侵安阳王的故事。安阳的一个王工匠制作了一把弩,可以大规模杀人。赵佗输了,派太子史昭亲他,娶了安阳王的女儿眉珠。当夜,史昭让朱梅偷弩灭之,然后赵佗派兵彻底攻打安阳。这个故事的推断应该是在安阳王郭芙和赵佗建立南岳的前夕。
4.欧被赵佗攻破后的存亡?
汉武帝平定南越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被攻破后,就会灭亡。但赵佗攻破奥罗锅后,奥罗锅并没有灭亡,只是臣服于赵佗的南越国,因为赵佗获胜后,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才允许奥罗锅联盟存在。直到丁原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渡平南,才有了“罗欧左江”和“西王禹”。汉武帝平南越后,欧罗国才彻底灭亡。所以欧的历史,从公元前216-2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公元前111年彻底灭亡,历时105年,其间两次被、赵拓攻破。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简单地列出欧的日程安排如下:
公元前216-215年,原本在广西武鸣的欧罗联盟匆忙南移,建立了今天越南北部的欧罗国。
公元前214年,秦军攻破奥罗锅,在岭南设南海、桂林、项峻。
公元前208年,欧罗果王室趁陈胜、光武起义,中原动乱复兴国家;
公元前204年,国家复辟后,欧被赵佗攻破,但没有灭亡,而是投降南越;
公元前111年,南越国和欧死于汉武帝时期。
广西马头古都与越南罗城古都的关系,是欧、罗、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延伸,但学术界尚未有所论述。这两个古都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将罗欧的两个活动中心连接起来。我们感觉在今天的武鸣马头地区,原本只是珞月的活动中心;欧罗联盟成立后,马头成为欧罗联盟的中心。
曾经风靡世界的秦军,在岭南吃了亏
欧罗联盟虽然一度让秦军损失惨重,甚至“几十万死尸流血”,但从当时的整体国力来看,欧罗联盟无法与统一山东六国的秦朝抗衡,其主力最终不得不撤退南下。南迁路线应该是左江。今天到达河内后,罗欧联盟的主力在那里建立了罗欧王国,并建造了古老的蜗牛城。
也许古螺蛳城还没有完全建成,却被追秦军攻破了,但不久之后,秦朝就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崩溃了。在秦朝覆灭的过程中,罗欧皇室肯定会趁机恢复国家;没多久就到了中国复辟后,再被划分为岭南的赵佗打破。然而,赵佗并没有消灭欧,只是让它投降了自己。直到汉武帝越过南越边境,欧才与南越一起彻底灭亡。
本文节选自武陵以南的古国——南越的故事,略作删节
本系列还有另一篇文章:
1.《咋家那些事 广西人是咋回事!骆越古国的那些事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咋家那些事 广西人是咋回事!骆越古国的那些事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1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