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为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大家都很熟悉了吧,稍微起个头就能够把整首诗顺利地朗诵出来。这首诗是诗仙李白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故人西辞孤帆远去,不见扬州唯见长江,离别之情跃然纸上。
作为送别诗,李白向我们展示了三月的江夏(武汉市武昌区)如烟花般美丽的春景,更是以唯美的意境和广阔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惜别情谊。然而,当我们结合李白和孟浩然在当时的情形来分析这首诗的时候,它仅仅是一首离别诗吗?答案显然是没有那么简单,这首诗外表豪情万丈内在愁绪万千,又有几个人能够理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整体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是豪迈奔放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天成信手拈来即可。一首离别的诗,诗中带着李白的美好祝福,也带着孟浩然的美好愿望,一起快乐出发。而在奔放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整首诗的“孤”字,孤身一人为了理想而努力,为了生活而随波逐流,虽然令人伤怀但也是能够做到苦中作乐令人神往。
“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孟浩然来辞行了,相约在黄鹤楼送行。黄鹤楼是得道升仙的地方,也是李白最喜欢的地方,在这个地方送行,希望着亦师亦友亦兄的孟浩然,这次出行能够有所收获。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季节,你就要去扬州了,虽然有伤感但也更多的是喜悦和祝福。烟雾迷茫的春天,繁花似锦的江夏,站在黄鹤楼边上一边看着美丽的风景,一边诉说着两人的友情,恨不得陪着孟浩然一起去扬州。而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烟花之地,也是两人初次认识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送朋友上船,看着船离开,赶紧再到黄鹤楼上去追逐船的影踪,一直看到船帆离开视线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孤帆,江面上只有一艘船在行走着,李白对孟浩然单独出行孤单的身影感到不忍和不舍。
“惟见长江天际流”,船已经消失了,只留下长江水滚滚的流向天际,看着江水,想着朋友,再次心潮起伏。再回首,已是人去楼空,留下自己一人对着长江默默发呆。
这首诗的理解有很多种,但不论如何,李白对于孟浩然的友情、对于两人初识之地扬州的向往,对于黄鹤楼眺望远方景色的迷恋,都表现的淋漓尽致。阳春三月,朋友远行;深厚情谊,临别目送,何日重逢;孤帆已尽,水流天际,独自回首,怅然涕下。
开元23年,两个中年人说再见
黄鹤楼,是李白在江夏最喜欢的地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作为得道升仙的吉祥地,李白作为道家推崇者,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这里。李白在湖北期间,不管是聚会还是送别,多次登临黄鹤楼。此次,依然在黄鹤楼送别故人,心情却是很不一样。
李白和黄鹤楼有关的诗句,除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很多,列举如下:《送储邕之武昌》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江夏送友人》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47岁的孟浩然,历经千辛万苦,结交人士拜谒官员参加科举,该用的手段都用完了,还是没有机会获得入仕的机会。这次,又要去陪崔国辅(开元十四年进士)等人游扬州和越剡(越中剡乡),虽说是游玩,更多的是想看看有没有推荐入仕的机会,是否能成依然未知只得再次努力,长路漫漫还得折腾。
35岁的李白,刚出川就折腾掉了所有身家,委身在名门望族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多次写诗文拜谒各级官员,多次游历希望着有伯乐引荐入仕,可到现在为止依然前途渺茫。去年刚给皇帝写了《明堂赋》,没有回音,今年还要想想怎么样去获取入仕的机会?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总不能一直依靠着许家的救济吧。
两个中年人在一起,回首之前扬州相遇到相知,感慨万千。认识9年时间了,到目前为止两个人仍然事业无成,入仕无望,在感叹命运不公的同时选择再次出发。用现代的话说,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今日送别孟浩然,希望这次的出行能有一个圆满的收获。同时也感叹,两人为了前途各奔东西,今天李白来送孟浩然离开去扬州,明天谁有能够来送我李白离开去长安?
在这种心理下,在李白最喜欢的黄鹤楼上,望着为了仕途仍在奔波的亦师亦兄亦友的孟浩然,孤舟已去,可有收获,何日归来?引用北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再恰当不过。
猛然间,千愁万绪涌上心头,独怆然而涕下!再抬头,舟已不见,唯见长江滚滚向天流。
开元23年,李白35岁
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701年),5岁开始读书,15岁已经会做诗赋,18岁到戴天大匡山读书,并到周边地方进行游学。年少的李白受道家思想影响,偏爱练习剑术具有侠客精神,这个性格也影响了他的一生。显然,出川前的李白并没有惊艳的成长经历,更多的只是做一些读书游学行侠仗义的小事,也就没有让当地的名门望族以及主要官吏注意到这颗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
没有很惊艳的少年生活,不愿意继承父亲(胡商李客)的生意,24岁的李白决定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上远游的征途,这一去,就是星辰大海没有归期。3年时间,他辗转来到了扬州,传说他在扬州“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把他老爸给的钱挥霍一空,从此落魄潦倒生活不再如意,于是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想念故乡想念家人了。已过天命之年的李白在《将进酒》中说的“千金散尽还复来”,不知道是不是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呢?而这一年,也是李白生命的转折点。
26岁,李白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孟浩然,两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为了能够给小老弟李白有一个更好的出路,孟浩然做了一回媒(另一种说法是胡紫阳做媒),把湖北有名的望族许家,已故宰相(唐高祖李渊的同学)许圉师之孙女介绍给了李白。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唐朝规定,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而目前的说法是李白的父亲李客是胡商,也有人说其父亲是逃犯,但因其生平事迹没有准确记载,至今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李白不能参加科举是因为其家族的关系。所以,李白只能走举荐的这条路。
27岁,李白入赘到安陆许家,并生有一女一子。然而,许家并没有帮到李白太大的忙,基本上就是让他自生自灭。无奈,李白只能再次开启游历的生活,而这次,他有了家,有了孩子,就不能像之前那样无忧无虑地四处游走。在这里,“笑而不答心自闲。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李白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这里,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这十年间,“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的他为了追求仕途劳累奔波。30岁的时候,他自荐于本州裴长史,去长安拜谒宰相张说以及其他的王公大臣,并去傍玉真公主(唐玄宗之妹)大腿,终无所获。31岁的他在长安穷愁潦倒,继续开启穷游的“仗剑行天下”的《侠客行》。32岁的他落寞归家陆安,并开启了农民的生活模式,种田读书两不误。
与韩荆州书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的他,一颗向仕的心从来就没有改变,在种田读书之余,又写了一篇《明堂赋》(作品时间有较多异议)直接献给玄宗,然而依然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是年35岁,已经到了中年的年龄了,再不努力一把就没有机会了。
35岁的李白,依然寄人篱下,依然仕途无望,除了写诗游历其他的也没做成什么大事,人生已经过半了,离他的梦想还是很远。而这一年(开元23年)开春,听闻孟浩然要去扬州,他们俩约定到江夏相送。
开元23年,孟浩然47岁
孟浩然于永昌元年(689年)出生在襄阳城一个中产阶级书香之家,少年时候就是读读书写写诗练练剑。在鹿门山学习了4年之后,开始远行游学,广交好友,拜谒名士,求取功名。然十年周转,依然一无所获。
36岁的时候,孟浩然听闻玄宗皇帝在洛阳,就赶紧跑去洛阳碰碰运气,一呆就是三年,还是没有收获。无奈流浪到维扬一带,并在这里结识了李白,这一年,他38岁,已到中年,李白26岁。
看来通过推荐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开元十五年(727年),39岁的孟浩然决定走科举这条路线,并赶赴长安参加科举。科举没考上,却认识了和李白年龄差不多大的王维,并成为了终身挚友,二者的田园诗风靡大唐,合称“王孟”。
机会还是留给了孟浩然,长安毕竟是天子脚下,见到皇上的几率也比较大。《新唐书》记载,没见过天子的孟浩然在王维家突然见到玄宗,且玄宗对孟浩然在太学赋诗的事情也是有所耳闻,结果在展示才能的时候,孟浩然随口而做:“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因触犯了玄宗,而浪费了这个天赐的良机。
无奈,41岁的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到襄阳,开启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模式。然而,蠢蠢欲动的从仕心里一直在作祟,孟浩然在46岁的时候第二次去往长安,依然未能有所收获,只能再次回家。
47岁的孟浩然,马上就要到知天命的年龄了,除了走走逛逛写写诗,见到皇帝都会感到害怕发抖,离仕途也越来越远了,离自己的理想也越来越远了。开元二十三年,应好友崔国辅之约东游越剡,出发前李白到江夏来送行。
结语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春天,两个男人在黄鹤楼话别。站在得道飞升的黄鹤楼里,眺望远方,看不到黄鹤的痕迹,只看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回忆着9年前的相遇,感慨着这几年来的相聚,述说在各自的目标,抱怨着各自的不易,各自珍重一起努力。今日一别,期待着下次在一起“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行路难
人到中年,是不易更是坚持,终有一天我李白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心里想些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心里想些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