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过完了热闹欢庆的春节,亲友们殷殷的嘱托和祝福,成了临别前的奏鸣曲,重温的亲情正浓,远方已在向你招手。聚首和分离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宴席上的欢声笑语还未散尽,离别的号声已响起……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又将经历一次症候般的南来北往,中国版图的经纬线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再次掀起的离乡大潮,牵引着每位家庭成员的心。

重团聚,轻别离,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别离,自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在众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中,《游子吟》因流露出感人肺腑的可贵亲情而广为流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朋友间义气的承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情人间的离愁别绪,“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是父女分别的惆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游子的眷念。

古人有哪些离别的仪式呢?

古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快捷、便利,分别后的相聚变得遥不可及、困难重重。离别的形式显得尤为正式和重要,仪式感鲜明、精心准备的节目,承载了亲友送别的心意和祝福。

饮酒饯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丰盛的宴席、香醇的清酒,融化了浓浓的情谊。

折柳赠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有挽留之意,折柳赠别蕴含难分难离、不忍相别的心意。“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说的就是折柳相送的风俗。

音乐相送:长笛、箫、古琴、琵琶,这类乐器最适合离别之际的情绪表达,“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悠远笛声隐约传来,暗送羁旅情怀。

时代的车轮越滚越快,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时空的界限不再难以跨越,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寄予千愁百转之离情别意的饯别形式,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然而,离别的本质依然未变,出门前热腾腾的饭菜、井井有条的行囊,都包含着父母无限的深情,人来人往的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候车室里,道不尽的嘱托、紧紧的相拥,蕴含着亲友们的不依不舍。

在日渐消失的传统离别形式中,一些送别仪式仍然在少数民族代代传承,这些仪式传递了祖先的训诫、长辈的关怀、亲友的祝福,寄托着无限的申请与期待。

佤族人的出行,便有着各色各样有趣的“规矩”:

第一打“送亲礼”

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葫芦是佤族的象征,因为佤族先祖是从司岗里走出来的,司岗里有葫芦、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用葫芦盛酒,意味着不要忘记祖先从哪里来的。

第二听鸟声定出行

佤族人每逢出门时,一路上要注意聆听“鸟神”(小山雀)的叫声,以鸟的叫声和方向来决定行止,吉利时可成行,凶时则不能前往。佤族人在茂密无垠的大山里行走,听一听鸟的叫声,对于行人的安全多了一份保障。在密林深入,鸟声热闹的地方,就不能继续往前走了。因为鸟的叫声多,代表走到了林子深处,再往里走,可能会遇到觅食的野兽,那就危险了。

第三魔巴祈福

魔巴是佤族民间的巫师,主持各种原始宗教仪式,为人驱鬼、治病、合婚、安灵。佤族人远行前,会跪在村里的魔巴面前,魔巴念一通长长的祈福咒语,然后在出行人的脑门上拍一拍,远行者出门后,一切不吉利的事、物就不会近身。假如到了另一个佤族村寨,进寨前,当地魔巴会在其额头上点一颗黑点,俗称“摸你黑”,可以辟邪,意思是这是我们追求,期待的地方,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

今时不同往日,各民族的习俗独具特色,各种形式的离别,无一例外寄寓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即将远行的人,情系家人的牵绊,一路安好。

还有更多少数民族离别的习俗, 欢迎大家阅读《我是中国的孩子》。

在一个孩子眼中,民族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民族眼中,世界是什么模样?

从海南岛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从西藏雪域到小兴安岭北麓

从西双版纳到新疆伊犁

高山,大河、丛林、冰峰、雪域、荒漠

地理、建筑、饮食、风俗、艺术、娱乐、生活

30个不同民族的文化长卷

30个不同孩子的成长写真

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

56个民族,2.6亿中国儿童

哪儿来

哪儿去

故乡是永远的家

《我是中国的孩子·第一辑》

2017年3月上市

敬请期待!

1.《(见尔当何秋什么意思)见尔当何秋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见尔当何秋什么意思)见尔当何秋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