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是刘备早年最大的痛,因为帮助陶谦抵御曹操,刘备在陶谦病逝后,在徐州士族豪强的支持下,接管了徐州,成为徐州牧,这对于颠沛流离的刘备来说,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对于从...
吞食孔明传武将图鉴 吞食孔明传刘备怎么样? 不知道吞食孔明传的玩家朋友们对武将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刘备的属性。【刘备】武将属性: 兵力:4...
此人手下有七员猛将,刘备曹操各抢走三个,但孙权得到最牛的一个!
可以说荆是当时的一个热点,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因为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而且也十分富裕人才也很多,再加上其特殊的战略意义,所以荆州成为了一个多方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而荆州刺史刘表却不是一个有能力能够镇守住荆州的明主。所以多方势力都想从刘表手中得到荆州就连刘备这个同姓家族的人也想拿走。
刘备一面假仁假义得推脱不能谋取这块土地,但是心里确是十分的想要,巴不得早点落到自己的手里。也是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荆州最终被刘备取得。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就南下直奔荆州准备一统中国,而当时刘表正好因病逝世,荆州的继承者刘琮就在母亲和舅舅的算计下投降了曹操。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他就是魏延,当时魏延叛变斩杀了长沙太守投靠了刘备。都说魏延是个反骨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魏延对于刘备是忠心耿耿,魏延还帮助刘备拿下了益州可以说是功劳很大的。曾经还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并且帮助刘备的汉中打理的有模有样,可以说能力不凡,日后更是在北伐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三个是一个贵族后代,他叫做霍峻,是他的哥哥带着他以及几百个士兵投靠了刘表,后来刘表死了之后霍峻就跟随了刘备。在帮助刘备攻打下益州的战役中,他曾经有一项十分辉煌的战绩就是仅用了几百个人就打败了刘彰的几万人大军,后来也是成为了梓潼太守。
这三个都是刘备得到的,再看看第四个,他就是后来曹操手下的大将文聘,他在刘琮投降之后就跟随了曹操并且曾经帮助曹操出战关羽,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是一员十分勇猛的武将。
第五个和第六个都是曹操手下的水军都督,也正是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所任命的蔡瑁和张允。蔡瑁是流琮的生母的兄弟,也是他提议投降曹操的。然而这两位在于水军方面是非常精通的,而当时曹操正好缺少水军,中原士兵无法进行水上作战,所以他们帮曹操训练了水军。但是后来在周瑜的阴谋下利用蒋干骗曹操错杀了二人。
这段话是罗贯中赞扬赵子龙单骑救主的诗。赵云的武艺,忠义令人钦佩。赵云,字子龙(?一229年)常山真定人。身高八尺,他是三国时期出名的“常胜将军”。也是三国时唯一的一位心怀天下的儒将。然而作为一位完美的“常胜将军”,跟随刘备39年,却一直没有单独带兵打过大仗,所做的都是刘备身边的警卫员的保卫工作。刘备身边的大将本来就少得可怜,他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呢?看一看赵云的身份就明白了。
赵云带着全郡人马投奔公孙瓒时,公孙瓒曾经问赵云为何会离开袁绍,《云别传》之中记载,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也就是说赵云一生征战都是为了天下百姓。他投奔公孙瓒也是为“仁政”而来,谁能实行仁政,他就为谁而战。因此公孙瓒知道赵云是个心怀天下之人。刘备当时也在公孙瓒手下做事,刘备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宣传他的仁义,匡扶汉室的决心。
而赵云的追求的正是刘备所期望的,赵云不仅心怀天下而且武功又好,因此刘备便在赵云面前宣传他的仁政,赵云从刘备身上仿佛看到了希望,两人便理所当然地走到一起,只是在191年,因赵云哥哥去世,赵云回家料理哥哥的丧事。临行前赵云对刘备说:“终不背德”。也就是说赵云这辈子都不会背弃仁德。刘备也因此知道赵云是一个有抱负,心怀天下的儒将。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时。
幸好他又遇上赵云,之前赵云对刘备已经心怀好感,刘备又对赵云极尽拉拢和他称兄道弟,并且和赵云同床共枕。赵云从此开始追随刘备。208年刘备抛弃妻儿只身逃走,赵云于长坂坡七进七出,杀死曹魏多名大将救出幼主刘禅,甘夫人。当刘备和孙权联姻时,赵云寸步不离地保护刘备。209年又从东吴人马中夺回刘禅。赵云一直在刘备身边保护着刘备的家人,这也说明赵云在刘备心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汉中之战,其实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定军山之战前,此时曹操没有亲自上场,是由夏侯渊负责汉中防务,负责抵抗刘备的全明星阵容!第二阶段则是定军之战后,此时曹操亲自上场了,带来了大批精兵猛将,最终败于刘备之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阶段,曹刘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一流名将!
第一阶段、定军山之战前
刘备一出兵,其实曹操就知道了他的想法,但是当时的曹操根本没把刘备放在眼中。在曹操看来,刘备虽然是个人才,但总归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即便是占领了益州又如何?刘备的实力还是不能和曹操抗衡,汉中在夏侯渊和张郃的经营下,已经是固若金汤了!不过为了保险,曹操还是把曹洪给派过去了,让他策应支援夏侯渊和张郃!
刚开始的时候,刘备派张飞和马超出兵下辨,曹洪和张郃前去抵挡,见曹军来势汹汹,张飞和马超便决定按兵不动,看一看情况。曹洪见张飞和马超不动,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手下的张郃却耐不住性子,执意进攻,于是张郃率军领兵去进攻巴西郡,和张飞展开了激战。不得不说,张飞这人,给众人来了一个很大的惊喜。在大家的心目中,张飞是一个莽撞粗鲁之人,然而就此战的表现来看,张飞其实非常机智。他使出了各种计谋,在战场上完败张郃,给刘备来了一个开门红。
张郃见玩不过张飞,又跑去攻打葭萌关,于是刘备又派黄忠前去抵挡。张郃虽然号称是曹魏名将,不过在黄忠手上,他又一次失败了,接连两次的失败,张郃基本是颜面扫地了,只能去投奔夏侯渊。
张飞攻下了瓦口关,黄忠攻下了天荡山,见初战告捷,刘备信心膨胀,决定全军出击,进攻汉中。而曹操听闻刘备全军出击了,且张郃连续丢失瓦口关和天荡山,挡不住刘备了,必须得自己亲自下场了,于是决定亲征,带领着大批精兵猛将前来!
在这第一阶段的作战中,刘备总共出动了三位五虎上将,分别是马超、张飞、黄忠,其中张飞和黄忠表现比较好,马超不过是打酱油的。而曹操这边则出动了曹洪、夏侯渊、张郃三员猛将,不过真正到战场去交手的,也就张郃,而且张郃还被打得很惨,接连两次大败,颜面尽失!
第二阶段、定军山之战后
曹操决定亲征后,来得没有那么快,而就在他赶到汉中前,汉中又发生了一场大战,这便是定军山之战。当时黄忠和法正引兵进攻定军山,夏侯渊坚守不出,双方陷入僵持。黄忠听从法正的建议,占据定军山对山,居高临下,惹得夏侯渊大怒,亲自引兵来战。法正不让黄忠出战,直到午时以后曹军锐气尽失,才让黄忠出兵,黄忠突然冲下来,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夏侯渊也在慌乱之中,被黄忠偷袭斩杀!
原文: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夏侯渊乃是曹操手下的一流名将,无论是个人武力还是军事实力,他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结果现在他竟然被黄忠给斩杀了,成为汉中之战中唯一战死的一流名将!
夏侯渊死后,张郃继续败退,一直退到了汉水,等待着曹操前来。说实话,演义中张郃的表现来看,那简直是不堪入目啊,接连三次大败,曹操没把他给斩了,真的算是大度了!而且之后张郃的表现,更加是有失名将风度!
曹操亲自前来汉中,命张郃把米仓山的粮草搬到汉水北山脚下,于是诸葛亮决定让人去偷袭曹操的粮草,打曹操一个绰手不及,而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在了黄忠头上。黄忠和赵云约定好,他率军去偷袭曹军粮草,赵云负责接应。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黄忠还没有回来,于是赵云率军前去找寻黄忠,发现黄忠竟然被张郃与徐晃给围困住了。赵云是多么忠义的人,见到黄忠被围,当即冲上去营救,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惊掉了众人的下巴。张郃和徐晃二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赵云把黄忠给救走,竟然不敢出手阻拦,表现实在是太差了!
原文: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
看到这里,真的不得不说,张郃和徐晃这两家伙,战场表现真的是太差了。张郃接连三次大败,颜面尽失,结果现在面对赵云,又不敢出手,完全没有猛将的风度。而徐晃呢,面对赵云不敢出手,在汉水时却疯狂甩锅,把王平给逼走了,毫无名将风度,就这二人在汉中之战的表现,曹操完全是有理由将此二人诛杀的!说实话,汉中之战,曹操手下的名将,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两位了!
曹操见赵云救走了黄忠,心有不甘,率军进攻赵云,结果被赵云利用“空城计”给打的大败,不服输的曹操退兵至五界山,要和刘备决一雌雄,结果又被刘备打的大败,狼狈逃窜。曹操无奈,虽然遭到了数次大败,但汉中这块地方真舍不得扔给刘备啊,于是退守阳平关。见曹操退守阳平关,仍然没有退出汉中的想法,张飞和魏延又决定去偷袭曹操的运粮队。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派许褚去护卫运粮队。
在曹操看来,许褚乃是他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有他相助,粮草肯定安全。结果许褚这家伙半路把自己给喝醉了,不仅强行要求运粮队趁夜行进,遭到埋伏,而且狂妄地去和张飞单挑,最终不仅粮草尽失,他自己也被张飞给一枪捅下了战马。接连的失败让曹操彻底愤怒了,他要和刘备决一死战,要一战击败刘备!但结果很遗憾,曹操又一次被击败了,只能继续后撤,而在后撤途中,他遇到了自己的儿子曹彰,最终让曹彰出战并击败了刘封。
曹操的儿子击败了刘备的儿子,也算是帮曹操挽回了一点颜面。不过局部的胜利始终影响不了大局,曹操对整个局势还是非常担忧的。于是在士兵请求夜间口号时,他说出了“鸡肋”二字,就此引发了“鸡肋”事件,夏侯惇被狠狠地斥责,杨修则被无情斩杀。在处理了夏侯惇和杨修后,曹操也知道事情必须有个了断了,再这么退下去,军心早晚崩溃,于是曹操决定最后再和刘备来次决战!
曹操的决战部署还没有完全安排好,刘备这边的魏延就主动打上门来了,曹操劝降不成,命庞德出马,对战魏延。正当两人交手时,马超率兵出来偷袭了曹操的中后二寨,令曹军大惊。曹军遭到偷袭,人心惶惶,都想着撤退,但是曹操不愿意,他拔剑在手,大呼后退者死,才勉强稳住了局面。
魏延不敌庞德,打了没一会就退了,而曹操见魏延跑了,便指挥军队全力进攻马超,没想到魏延又杀了个回马枪,把曹操吓得个半死。当时曹操的情况已经是非常危急了,他身边没有猛将,自己还被魏延射掉了门牙,眼看就要被魏延给活捉了,庞德突然杀了出来,勉强击退了魏延,救下了曹操。
原文: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经此一战,曹操是彻底死心了,此时的他确实是玩不过刘备了,刘备气候已成了,只能选择撤退,而就在撤退途中,曹操还数次遭到蜀军的偷袭,损失了不少的人马!
总得来看,在这第二阶段的作战中,刘备出动了马超、张飞、黄忠、赵云、魏延等众多猛将,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而曹操这边,出动的一流名将主要有夏侯渊、张郃、徐晃、许褚、曹彰、夏侯惇、庞德,这里面表现最好的,自然是庞德了,拯救曹操于危难。而表现比较差的则是张郃、徐晃、许褚、夏侯惇四人,他们根本就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令人颇为遗憾!
刘备
而同时,一直有种说法:曹孟德占天时,孙仲谋占地利,刘玄德占人和。这个说法到底准确吗?
作为一个草根人物,刘备的一生,有太多值得我们解读的地方。
要回答上述问题,先要弄懂一个根本现状:东汉社会,是一个阶级森严,以孝治天下的社会。
一、以孝治天下和东汉的社会阶层
刘备只是编草鞋出身,除了一个皇族的微薄血缘,没有任何优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是什么给了刘备崛起的空间呢?
是东汉的社会现状。
东汉经董卓进京一事后名存实亡。但它又有四百年的群众基础。所以大家都说人心思汉。也就是说人们怀念大汉。那么,我们再细分一下,是什么人怀念大汉呢?很不幸,不是所有人怀念大汉,只是庶民在怀念那个理想中的汉朝。在上层大世族圈子里,早就已经丧失了对大汉的信仰。
世受皇恩的大贵族、大士族不爱汉朝了,反而在汉朝受益最少的平民和小地主仍然思念汉朝,是不是很荒诞?
为什么会有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呢?还要从大汉以孝治天下的政策说起。
1、孝经的双标
以孝治天下,是汉朝的基本国策。作为道德评价标准,也是举孝廉的重要评判指标。你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高考语文+外语的总分。孝这么重要,从皇帝到诸侯到士大夫到庶民都有严格的孝的定义。在两汉最重要的儒学经典《孝经》中,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天子的要求见下文,我们可以看到要求好高啊,天子表示压力很大: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对诸侯的要求见下文,同样,要求蛮高的,诸侯投了个好胎,不就要尽情享受吗?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同样,对卿大夫,要求也不低。看来在汉朝,当一个符合要求的知书守孝之臣也很难。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孔夫子
最后,让我们看看孔子对老百姓(庶民)的要求,看完你就知道什么是双标了。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看到没?简单不?好好种地,节俭点孝敬父母。和之前的天子诸侯士大夫比,简直太容易了好不好?
孔子的双标,给大汉以孝治天下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做个好天子、好诸侯、好士大夫太难了
标准太高,用尽全力也达不到怎么办?只有两条路:1)破罐子破摔。2)作假。
一般天子、诸侯选第一条,尽情享受人生不好吗?所以你看东汉后来的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玩得厉害,什么给狗封官什么的都做得出来,反正我也当不了一个圣天子,咱就怎么开心怎么来吧。
一般的士大夫选第二条,不一般的士大夫选第三条。什么是第三条,就是人家真能做到,这也是东汉的脊梁人物,虽然少,但不是没有。可惜,大多数人都是肉体凡胎,他们只能造假,一开始还有点廉耻,只是夸张,后来有不要廉耻的先突破底线,用石破天惊的孝行博到孝廉或名声后,大家开始内卷起来,干出了无数博眼球的“孝行”。后来竟然还出现了孝廉守孝十几年的,在墓道里生了几个孩子的,不一而足。
这导致,帝国的上层其实是没有信仰的。忠君要苦谏,有可能掉脑袋,有可能得罪同僚。太难了,还是躺平香啊。
但大家都内心还是想做个好人,所以,力所能及尽量往孝经上靠,那么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明显是相对容易的。最后,变成了孝敬长辈>孝敬皇帝。
而长辈可不是其他人,是本族本家的长辈、父母。那么就很自然变成了效忠家族利益。
而士大夫一旦开始效忠家族利益,就变成了士族。皇权啥的,就靠边站了。
这也是东汉倒台了,大家叫得比较凶,但最终真正扶保汉室的,没有几个。出来的几个,也是打着扶保汉室的名头,为自己谋福利的,比如我们的孟德兄。当然,连名头都懒得打,一门心思自己当皇帝的也有,比如我们的袁本初。
3、好庶民太多了,大汉才没那么容易死
相比于做个好天子、好诸侯、好士大夫,做个好庶民无疑容易多了。由于孔子对庶民要求过低,自觉达到好庶民条件的,都认为自己为父母长辈尽孝了。达到孝经要求了,比比上头哪些士大夫,你们配叫士大夫吗?这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导致庶民自豪感爆棚。
这里要说明一下:奴隶和流民是不在庶民之列的,他们丧失了基本的谋生土地和能力,只能依附大地主存在,对自己根本没道德要求。所以,黄巾之乱就是这帮填不饱肚子的人搞起来的。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有点感觉了,没错,刘皇叔就是庶民,关二爷也是庶民、而张飞作为一个小地主,也只是庶民。他们仨为何结义?有着共同的目标:扶保汉室江山。
逃生路上,抛弃妻女
自古帝王多薄情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刘备就曾说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样薄情的话,在他看来他的妻子夫人只是他的附属品罢了,在他成功的路上更是能够舍弃一切,只要是能够为了他的成功铺路。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思想并不少见,在封建社会为主的是男权思想,在古代像刘备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十分常见。那个时代的男性大多都沉迷于追名逐利之中,认为只要拥有了权力和金钱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是手到擒来,在现代也有着不少的男性怀有这样的想法。
当年曹操南下直逼荆州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一个名不见今传的小角色,他依附于刘表,但不曾想在曹操攻来之前刘表便病死了。他胆小怕事的儿子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直接选择了不战而降,刘备当时虽地位低下,但仍胸怀大志,不愿降于曹操,便一路奔逃至长坂坡。
在长坂坡时,曹操手下一大将曹纯率兵围剿刘备,迫不得已下刘备只得仓皇出逃,顾不上自己的夫人和儿女,在士兵的掩护下自顾自的逃命去了。后来他麾下的大将赵云替他寻回了他的夫人和儿子阿斗,但他的两个女儿则被曹纯俘到曹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