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来讲,他不是试探,他是真心的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野心极大,不小气。刘备的出身是流氓,“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我们都知道孙尚香是刘备的妻子,但是实际上孙尚香却并不是刘禅的生母,刘禅的生母是甘夫人。孙尚香
孙尚香嫁给刘备的过程非常戏剧性,在《三国演义》中是一段很有趣味性的内容,因为东吴想要通过美人计来乱了刘备的心神,所以就让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但是没想到这个计划早就被看穿了,蜀国这边甚至将计就计,在大婚的当晚反而加密了防范,所以最后东吴那边的计划可以说是全盘失败了,还为此付出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作为代价,刘备一方面迎娶了美人一方面得到了荆州。这段故事可以说是让想出这个办法的周瑜郁结不已,加之此后的种种被诸葛亮算计,逼得周瑜年纪轻轻英年早逝。
但是这段故事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三国演义》本质上还是一本小说,不能够当作正史来阅读,其中的很多情节都颇具故事性。根据正史的记载,历史上根本没有提到孙尚香这个人物,但是刘备确实有一个姓孙的夫人,很大可能就是孙尚香的原型,孙夫人是孙权的妹妹不假,但是她嫁给刘备仅仅是作为哥哥去巩固两股势力的工具,并不存在是因为夺取荆州才嫁过去的。而且当时结婚的时候孙尚香仅仅只有20岁,刘备足足大了她十岁,但是这样的年龄差也不能阻止这场政治联姻,孙尚香的想法并没有人在乎,她只能选择嫁过去。
在两人结婚以后,足足过去了三年都没有产下任何子女,这令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惑,但是实际上这背后有着特殊的原因,因为刘备根本就不亲近自己的这位夫人,所以自然没有机会能够让孙夫人怀上孕。不敢接近孙尚香的一大原因就是政治,因为即便已经嫁给了刘备,孙夫人始终都是孙权的妹妹,是东吴的人,所以她的心里势必是向着东吴的,这两人的结婚原本就是一步棋,孙夫人作为棋子想要牵制住刘备,刘备自然不可能被乖乖牵制住。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的性格问题,刘备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然而孙夫人的脾气却非常差劲,区别这样大的两个人很难一起相处,所以一般刘备都是远离冷落孙夫人的,甚至专门修建了一座宫殿让孙夫人去住。
而且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并不适合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能带来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因为他的母亲是吴国人,父亲是蜀国人,那么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国的血液呢?到底应该算是哪一国的人呢?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能人辈出,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曹操,那“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得天下人负我”着实豪气。
又或者是三国著名的“三绝”,比如智力担当有卧龙称号的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才换他出山相助。
再比如“义绝”的关羽,一身武艺有勇有谋,对待刘张二位兄弟更是忠肝义胆,两肋插刀。
还有一些人虽然名声不大,但真实打下的战绩却依然显赫,比如曾历经两代主公的能将,张辽。
01曾经的雁门郡郡吏
张辽曾经是董卓的一员大将,和高顺等人一起是董卓麾下的重要人物,极擅用兵。
张辽的名望似乎不如吕布,但他的才能一点都不比吕布少,不然也不会差点活捉曹操。
公元169年张辽出生在并州雁门郡,他的家族参与了当时的一场政变,马邑之谋。
但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马邑之谋由于消息的走漏还未开始就以失败告终,相关官员也被处置。
《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侠肝义胆;《神雕侠侣》中的杨过,痴情专一;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风流倜傥。金庸先生创造的这些英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能让热血少年心中沸腾。可惜这些人物只是存在于小说之中,不免让人心生唏嘘。其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存在一个英雄分出的时代,那便是三国。
三国时期战乱纷出,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可谓是乱世出枭雄。身在乱世之中,难免有胜有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便是真理。兵胜便是英雄,兵败只能仓皇逃命。张飞逃命时丢下刘备家眷,刘备只讲了一句话,如今成黑帮名言。
刘备虽为中山靖王之子,出身皇族,可惜少年艰苦,从小受尽磨难。心怀大志,但他的创业之路并不顺畅。多次寄人篱下,又多次被人赶走。他为了仁义,可以散尽家财,只为追寻心中的大义。由于刘备宽厚待人,温和有礼,赢得了众人的追捧。天下百姓信奉他,手下兄弟尊敬他,这样的人夺得天下也在情理之中。
公元前194年,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徐州刺史知自己无法抵抗曹军进攻,只能向青州刺史求救,巧合的是,刘备彼时正在青州任职。刘备和青州刺史果断出兵,击退了曹兵的进攻,徐州刺史陶牧谦为了报答刘备的救命之恩,并将刘备留在青州。刘备成功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不久,陶牧谦病故,他留下遗言,让刘备当选徐州太守。刘备不负众望,徐州在他的带领下欣欣向荣。但战争从未停止,各路诸侯纷纷派兵攻打徐州。公元196年,袁术率兵攻打徐州,刘备无奈只能被迫迎击两军对峙。祸不单行,此时吕布率兵攻打徐州,刘备腹背受敌。
由于刘备腹部受敌,根本无力支援张飞,因此张飞的小部队无法正面抵抗吕布大军的正面强攻,导致部分城池失守。最终张飞无力回天,只好弃城逃跑。但逃跑途中,张飞却遗忘了刘备的家眷,致使刘备的家眷被困徐州。同样,刘备也是时运不济,兵败如山倒,无奈之下只能转战海西。
▲238年的时局图
其二,他在年少时期便胸怀大志,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百姓,并没有任何势力,虽然是名人后代,可是却落得卖草鞋的地步,可是他却是一个不屈小利的人,当他在徐州守城的时候,就总是表现出与别人不同的气质。在他身上的那种不拘小节,绝非常人能够拥有的气度,而在徐州失守之后,也并没有因此而有患得患失的感觉,因为他明白对于一个一国之主来说,一座城池的失守,并不能够说明问题。
▲209年的时局图
其三,他是一个知人善用的人,这一点在他收服赵云以及请诸葛亮出山时便能够看出来,当他和关羽张飞共同去邀请诸葛亮出山,作为自己的谋士时,由于再三被忽略,导致他的二位兄弟都十分生气,总觉得对方有些太摆架子,但是在此时刘备却并未生气,反而觉得如果能德诸葛亮相助,那么自己的大业将会指日可待,所以为了能得到此等谋士相助,不管怎样刁难他都不是问题。
▲刘备知道张飞死讯
其四,他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不管是对自己的兄弟,还是对自己的下属都非常讲义气。当他知道赵云为救自己的儿子阿斗差点命丧于长坂坡时,哪怕儿子已经被救回,他还是替自己的兄弟摔阿斗。当知道关羽因为吴国的陷害而丧失性命时,哪怕当时的状况并不是很好,依然举全国之力去攻打吴国,全然不计后果,哪怕诸葛亮再三劝告,也一定要为自己的二弟报仇,因为对于他来说,兄弟之间的义气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影视剧中的曹操
刘备的护身符
刘备从三十岁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之旅,当时作为公孙瓒的学生,由于被袁绍打败,只得选择投奔陶谦,而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又因为疏忽而被吕布偷袭,导致全家人的性命都握于吕布之手,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选择臣服于吕布,而在三十七岁的时候,由于吕布失势,他又选择再次投奔于曹操,又过了两年当自己的兄弟关羽被擒时,他又转投于袁绍帐下,一年之后,当袁绍在官渡之战惨败后,他又选择投奔刘表,在四十七岁的时候,他想要夺取荆州却在当阳城大败,差点命丧于此。
▲三请诸葛亮
从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运气,还是实力,刘备在三国的浪潮中,并不能够被称为是真正的英雄,但是他却成为了最后三国之一的建立者,这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护身符,也就是孔融的保护,当年他参加黄巾起义时,看到孔融被黄巾军围困,等待救援的时候,虽然此时袁绍威胁他,绝对不可以背叛自己,给孔融提供任何援兵,但是他还是选择派出自己的全部兵力去营救对方。
▲桃园三结义
因为他将自己全部兵力都派出去,导致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根据地,从军事角度上来看,他这个决定无疑是错误的,毕竟因小失大乃军中大忌,但是如果从政治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就会让他得到很多英雄的敬佩,因为这样的举动让他成为了一股真正的清流,被称为是后来的“仁义之师”,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徐州的牧陶会送给他一对人马,并邀请他成为盟友,一起来对抗曹操的军队,甚至再后来将整个徐州的管理权都交付于他。
▲影视剧中的袁绍
刘备的人格魅力
作为仁义之师的领头军,他也具有一份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得到赵云效忠的原因,最开始,赵云是公孙瓒帐下的人,由于当时刘备缺少有能力的将领,只得请求公孙瓒为自己调拨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于是赵云被派到了刘备的帐下,这是二人的初次相遇,也是刘备展现自己人格魅力的大好机会,因为他深知赵云的能力,一定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最大的助力,所以他也想尽了一切办法,让赵云彻底成为了自己的人。
▲五虎将
赵云因为自己的兄长去世而选择返回家乡,替兄长料理后事,而重返战场时,已经是七年后的时局,当时的刘备正处于时期最低落的时候,甚至连属于自己的根据地都没有,为了保命只得选择依附于袁绍,但此时颇有名声的赵云依然选择加入到刘备的帐下,选择他来成为自己的主公。哪怕他后来因为战功卓越,在军中的地位超过张飞后,官位以及爵位依然比对方低一级,也没有任何怨言,还是对刘备忠心耿耿,就是因为被刘备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影视剧中的周瑜
对成功并不是很看重
在他的一生中不管对待任何事情,其实一直都保持着佛系的态度,哪怕每次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也依然不觉得沮丧,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原因,而他在这些年的战争中,屡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始终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他手下的勇士是最多的,包括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等人,每一个都是东汉末年时期,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各个君主在争夺的将领。
▲影视剧中的将领
对于一个优秀的君主来说,应该先通过武力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然后以这里为中心向四周招募军队,同时继续寻求优秀的谋士以及武将,然后在休养好之后,继续通过战争得到更多的地盘,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他吸收新鲜的血液,只有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才能够让他再夺得地盘之后,采用更优秀的领导团队来统治自己的地盘,但是在这些年中,他总是觉得自己身后的兄弟众多,每一个都是有勇有谋之人,所以在招纳新鲜血液这件事情上并不积极。
其实,答案并不难找,因为古乐府提到了一个范围,那就是 "早期 "三国故事。也就是说,要比《三国演义》更早的三国类评书小说,毕竟《三国演义》不是凭空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前人大量的经验和智慧,《三国演义》才能破土而出,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顶级杰作之一。因此,《三国演义》也必须对前人的作品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删改和补充。在那部小说中,刘备手下有许多名将,还提出了 "关、张、马、黄、赵 "的概念,这当然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五虎上将的概念当然是受 "三国--关、张、马、黄、赵 "的影响,自然也就有了归类。但问题是,平话故事中的猛将层出不穷,甚至到了失去平衡的地步,所以感觉关张马黄赵并不十分突出,更不用说魏延。
说到这里,老乐应该说说我要介绍的两位是谁。第一个也是最有名的,无非是铁臂将张翼,听名字就能看出小说中对张翼的认可,基本是身强力壮,力大无穷,完全跟 "葫芦兄弟 "中的三个孩子差不多,绝对的输出担当。最早的张翼不是刘备的手下,而是刘备的敌人,是刘璋庙前的头号猛将,他强大到什么程度?刘备打下河西,最强的敌人就是张翼,先是打败了赵云,后来又与张飞大战了几天几夜,千回百转都不胜其烦的顶尖高手!张翼是刘备的心腹大患。
要知道,在故事中,张飞绝对是顶尖高手之一,一个人能横扫百万黄巾军,还能轻松打败吕布和赵云,直到小说后半部分,黄忠横空出世,以一敌三,对阵张飞、关羽和魏延不败。但从整体上看,即使黄忠是三国平通第一高手,张飞也绝对可以排在前三。与张飞不能同日而语的张翼,也能进入虎将前五名吧?所以,这样的猛将,到了《三国演义》一定要弱化,否则就太抢戏了。即使在蜀汉集团中,也有张翼和张仪两员大将,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与历史上大致相当,所以 "张仪 "在民间艺人心目中,既是张翼或张仪的弱化和还原版,又是张 "仪 "的名字。在民间艺人心目中,没有准确的概念,所以在早期作品中,被无限放大了。反正史书上找不到 "张仪 "这个名字,也无法确定张仪的原型是张飞还是张翼,但这是早期三国故事中的一个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