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改变世界”。有时候,你辛辛苦苦想出来的点子,只是给别人的产品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哪怕是汹涌一时,获得巨额投资。
在我看来,被资本追捧的无人货架,是一种无法支撑独立产品的创新,它最好的结局就是作为其他零售业态的附属功能而存在。
为什么无人货架难以独立生存?
一个新事物、新形式的出现,当然可能成为颠覆行业的独立产品,但也可能成为其他大平台的小功能。
大概八九年前,以Foursquare和“Street Side”为代表的LBS,用手机GPS定位来标记你的位置,可以“打卡”登录,和别人分享你的心情日记。当时很多观察者觉得LBS VCs喜欢,用户也多,好像有戏。
但是,微博、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工具。,发送消息时只添加位置属性,轻松击败除了签到和打卡之外缺少其他附加功能的LBS应用,使其消失。
近年来,相对冷门的“脚注”、“时间相册”等相机应用,用一个滤镜或者特效就爆了互联网,但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没有忠诚的用户群,所以昙花一现。
一个新思想能否独立生存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是否容易被复制;第二,是否有拆分玩法,多元化发展空。
被复制的风险让创业者如履薄冰,这是创业最难的地方之一。科大讯飞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AI先发优势,但今年阿里和腾讯试图“弯道超车”,Iflytek未来能否继续领先受到质疑。
只有从单一的功能出发,不断演化出多种不同的玩法,才能支持扩展成完整的产品。手机短视频因其动态效果、变声、舞蹈等创新而独立于社交网络的子功能,市场空得到显著拓展。
按照以上标准,虽然十多个无人货架已经投入了25亿多元,但从长远来看,它们独立生存的前景并不乐观。
首先,无人货架的竞争门槛太低。
无人货架作为一种极度寻求降低硬件成本的商业模式,处于资产较重的线下实体商业领域,试图以相对“轻资产”的模式追求快速起步。自动售货机的硬件成本可以达到每台几千美元,而无人货架只需要花费几十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个货架,运营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当然有利于快速验证商业模式,获得融资,但相当于放弃了实体经济固有的资产门槛,让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可以进来,进去。阿里不会说的。顺丰、饿了么甚至猎豹移动都会做。所有企业不分青红皂白的参与,让无人上架的“行业领袖”非常尴尬。
而且货架企业标榜的大数据精细化运营,还没有看到实际效果。架子本身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包括摄像头。入住后难以消除物品丢失隐患;因为都是小交易,即使抓住了货物损坏的证据,“处罚”也无从谈起。现有货架操作人员很难以开架的形式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其次,现有全开式无人货架没有太多后续想象空。
目前用于满足上班族零食消费需求的“最后10米”方案一般包括:传统的自动售货机、改进的具有面部识别等功能的自动售货机、开放式无人货架。这些方案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可能只在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
据媒体报道,无人货架的运营商似乎希望通过自由打开来降低人们使用时的防御情绪。只要购物过程有点麻烦,就会给消费者一个利用其他想法的机会,打消购买欲望。这可能是无人货架唯一的比较优势。
这种形式只能称为“微创新”,说明它不具备成为独立产品的必要条件。如果货架形状不变,除了在货架上投放广告,在App付费时,没有其他创造性的盈利方式。
无人货架会成为哪些业态的补充?
现有的开放式无人货架几乎不可能长期持续,相反,它们特别适合作为其他零售业态的附属功能。无人货架企业未来可能有多种生存方式,但前提恐怕是必须从战略上抛弃开放式货架,转而采用其他形式。
第一种可能:做大数据服务企业采购零食的供应商。
现有无人上架模式主要是通过国家和地区大数据实现所谓的“千架千面”。假设大数据真的可以提高回购率,那么有比现在更好的方法来使用这些数据。
免费零食是很多“互联网思维”企业在招聘时的诱惑。毕竟企业买零食的钱来源于应该付给员工的工资,或者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如果你知道员工喜欢吃什么,你可以帮助企业集中采购食品,免费发放给员工,甚至开展零食“订阅”服务。从人性的考验来看,允许员工自己掏钱为整个企业打包服务,也能更好的防止不必要的运营损失。
如果我们沿着这条思路转变为数据驱动,已经在白领工作生活半径内的便利店、超市、现有自动售货机都可以走这条路。而且销售经验越丰富,积累的数据越多,零售企业做的越好。
第二种可能:成为写字楼高峰时段运送新鲜食品的中转站。
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有人便利店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使SKU不多样,新鲜食品也能占据实际销售额的一半。
在早、中、晚高峰期,办公室白领很难下楼、排队、上楼,两小时午休基本不够。任何让员工自己拿饭的企图,在电梯前都是很不人道的。虽然网上订外卖相对缓解了吃饭的难度,但如果想准时吃饭,还得提前两个小时下单。
如果有一种统一的配送方式,能够及时收集到楼内乃至园区内所有用户的订购需求,然后安排一次性统一配送,可以防止大家一次上下楼梯,只拿自己的那份。
为了解决上班族的午餐问题,有无人货架,重点是生鲜供应。为此,每台1000元左右的冰柜或热柜都进行了定制。这也使得他们一个货架可以解决的低成本优势消失,实际上改变了原来无人货架的形式。
但是,如果把订好的午餐提前一点送到楼上就好了,送货和保存的问题就容易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好直接参与3 km ~ 5 km配送范围内的零售网点或者快递物流平台。
第三种可能:做配送范围内超市、餐厅的体验站。
如果运营商没有自带供应链,没有自己的仓储平台,自动售货机解决不了的缺货补货问题,无人货架也解决不了。
自带线下网点的玩家,如果做一个延伸货架业务,直接把一些产品带到楼下楼上,自然是业务延伸。
所以无人货架也适合作为周边零售餐饮行业的“体验站”。最近,货架竞争的一些新变化显示出与其他格式整合的迹象。
顺丰、饿了么等物流配送服务都有货架。如果要通过货架在错误的高峰期送餐,显然更适合快递和外卖。另一方面,那些最初做货架的人开始尝试布置更大的店面,这不仅增加了覆盖面,也方便了附近的补充。
综上所述,单纯把零食放在货架上的无人货架形式是不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更有可能成为物流、外卖、零售店等现有业态的附属功能。
无人货架可能的演进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服务企业采购的零食供应商;办公楼高峰时段运送新鲜食品的转运站;便利店、超市、餐厅配送范围内的体验站。
1.《怎样给昙花搭架子图 难以独立存活,无人货架的出路在哪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怎样给昙花搭架子图 难以独立存活,无人货架的出路在哪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2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