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平足症)
定义:
平足又称平足,是指任何骨骼或韧带肌肉的生理异常,从而导致足部内规则、外侧纵弓和横弓塌陷或消失,常伴有足外翻。
扁平足出现了足部疼痛症状的,称为平足症。病因:
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先天性足骨畸形(第一跖骨发育过短)等
获得性因素:慢性劳损或外伤;足内在肌或外在肌肌力弱或麻痹痉挛等。例如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病变和肿瘤等;肥胖、营养不足、负重活动频繁等。
分类:
可塑性扁平足:站立时足弓塌陷或消失,抬起足部时(不负重时)足弓回复到正常,婴幼儿时期的扁平足多属于可塑性扁平足(由于足部的脂肪较厚,肌肉力量较小而造成的)
僵硬性扁平足:无论负重与否,足弓塌陷或消失,足部结构出现异常。
症状:
要了解扁平足,首先要了解“足弓”的结构和作用。
(足部骨骼结构图)
足弓是由跗骨、跖骨通过韧带、关节及肌肉、肌腱相互配合形成的拱门型结构。
人体有2条足横弓和2条足纵弓。人在正常行走时,足的某一着地角度的负重约为自身体重的3-4倍。这时足弓的作用就好比汽车的轮子,由于足弓具有柔韧型和柔软性的特点,能帮助我们适应不同的地面,缓冲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减轻对内脏器官及骨骼的震荡,并且保护足底重要的血管神经免受地面冲击力的压迫,帮助我们正常走路、跑跳等活动。
所以,当足弓缺失,就好比车胎没气了,强行开上路,就容易磨损。
扁平足患者走路易疲惫、进行体育活动时弹跳力及平衡力差、足部不美观、走路外八字等;距下关节等足关节更早出现退形性变及关节炎;后期可能出现下肢或脊柱代偿性改变,如脊柱倾斜、腿型不直、膝踝关节疼痛不适、足底筋膜炎等。
注意:新生儿没有足弓,足弓在7~10岁时逐渐形成。
诊断与评价:
(一)病史
综合考量年龄、家族史、相关病因、早期治疗、足以外症状等情况.
(二)查体
1、负重和非负重时表现:负重时(站立时)可见足弓塌陷,足底与地板间完全没有缝隙,伴有副舟骨,同时前足外翻及后足外展。
患者自查方法:
1)找张干净的A4纸放在地上,脚底沾水,踩在纸上,观察上面的足印,对照下面这张图,可知属于哪个程度的扁平足。
a、轻型:足纵弓降低
b、中型:足纵弓消失
c、重型:足纵弓消失,并有足内侧缘凸,起距骨头移位至足跖侧即内踝的前下方。
2)拿几双自己经常穿的鞋,观察鞋底,扁平足患者鞋跟内侧磨损较多(而高弓足患者外侧磨损严重)。
2、压痛点
按压检查足、踝和腿是否有压痛感,尤其是胫后肌腱、足背外侧、跖腱膜处。
疼痛部位:
· 内侧:胫后肌腱、弹簧韧带、三角韧带
· 外侧:腓骨撞击、跟骰关节、跗骨窦、舟骨
3、僵硬和柔韧的活动程度
提踵试验:光脚站在地上,大拇指使劲向上翘,或抬高大拇指,观察有没有足弓形成。然后原地踏步走,观察抬脚后,就是不负重的时候有没有足弓形成,以及是否有足跟外翻。如果不负重时有足弓形成,则为可塑性扁平足,否则为僵硬性扁平足。
抗阻试验:测试胫后肌腱、腓骨肌腱紧张程度及是否有挛缩。
4、步态特征:多为外八字步态。
5、其他受影响的体征:如下肢立线、脊柱等
(三)X线检查
便于测量跟骨高度的降低、距骨头的包容度、Cyma关节线连续性中断、跟骰角的增大
距跟角的增大、距骨-第1跖骨角的增大等等具体的影像学参数。
有时需CT、MRID等辅助确诊,需与垂直距骨、斜形距骨、跗骨联合等鉴别诊断,几者在治疗上有所区别。
(四)评价
1、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角)
测量参考:
4°~-4°:正常足
4°~15°:轻度扁平足
15°~30°:中度扁平足
>30°:重度扁平足
2、跟骨倾斜角(Picth角)
测量数据参考:
10°~20°:足弓降低
20°~30°:正常足弓
>30°:足弓升高
3、距周覆盖角
测量数据参考:
正常足平均:10°(14°)
扁平足平均:≥22°
4、距骨第2跖骨角
测量数据参考:正常足平均:小于16°(3~6°)
5、CYMA线
扁平足常用的测量参数如下:
另外,平足症常伴有足外翻,需借助X线Saltzman和后足长轴位来综合评价。
诊断治疗
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a、功能锻炼:做提脚跟训练,锻炼形成足弓的各部分肌肉力量
(提踵训练)
b、定制矫形鞋垫:足弓垫、足弓内后支具、足踝支具、各种功能鞋等,支具的作用主要是支撑足弓,缓解足部的症状,无法从根本上治疗扁平足。
2、手术治疗
目前的手术治疗方式有:距下关节制动术、关节融合术 ( 多用于非常严重的大龄儿童或成年人)、截骨手术、其他辅助软组织手术等,根据不同的年龄、病因、症状、病情进展程度具体而定。
距下关节制动器示意
(距下关节制动术1)
(距下关节制动术2)
扁平足术后 足弓足弓形成
(关节融合术)
(截骨手术)
预防:
1、针对学步期的孩子,多赤脚走路,复杂地面的刺激有利于促进足弓的发育。
2、积极锻炼足部及小腿的力量,增强肌力,像跳绳、跳高等。
3、控制体重,尽量减少过度负重和劳累。
4、婴幼儿应尽量避免过早学走路和长时间站立,一般建议9个月再下地走路。
治疗案例:
没有症状的扁平足可以不干预治疗。
但如果孩子走路容易疲惫、疼痛等症状明显的,要及时清专业的儿童骨科医生检查评估。
不然很可能影响孩子以后参加中高考体育考试、参军等,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清风计划#
1.《孩子走几步路就喊累,是懒吗?别冤枉孩子,先检查是不是扁平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孩子走几步路就喊累,是懒吗?别冤枉孩子,先检查是不是扁平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33195.html